关于进一步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作的通知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5-19

  各市、州、县(区)植物保护站(局):

  为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结合中央、省一号文件有关要求,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持续深入推进我省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作各项措施落实,特制定本通知。现印发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抓好工作落实。

  一、总体要求

  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我省主要粮食、经济作物农业发展布局,坚持农民主体、市场主导、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农药减量化行动。建立以绿色高效为导向的工作推进机制,基本形成与生产生活生态实际相协调的农药使用格局,不断提升绿色防控覆盖率、统防统治覆盖率及农药利用率,2021年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2%以上,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3%以上。全省特别是长江、汉江、清江流域和重点湖区、水源地周边县市的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科学用药水平要稳步提升。

  二、工作措施

  各地根据本地农业发展规划、作物种植结构和农药使用水平,结合病虫发生危害规律,遵循“控、替、精、统、转”的技术路径,重点抓好“一优化、三推进、四加强”,确保农药减量目标的实现。

  (一)优化种植模式。

  各地要结合农业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一季多收”的复合种植模式、“一主多辅”的科学轮作模式和“有机环保”的绿色种植模式,在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的同时提高产出效益。各地可因地制宜,科学示范推广稻虾、稻鸭、稻渔等高效种植模式,薯-玉-豆等合理套种模式和茶叶、蔬菜等经作的绿色有机种植模式。

  (二)加强监测预警。

  以植保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为依托,以病虫监测区域站建设为重点,加强全省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加强自动虫情测报灯、病虫监测物联网等新型测报工具及监测技术应用。以全省病虫监测网络为纽带,坚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系统调查、大田普查和集体会商三项工作,提高病虫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积极探索新型病虫预报信息发布渠道,提高病虫预报信息覆盖率与到位率,科学指导农民开展适期防控,减少盲目用药。

  (三)加强市场监管。

  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依法做好农药经营许可审批,严格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监管。加大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及销售假冒伪劣农药的执法和惩处力度。加强农药销售台账、溯源系统、农药产品包装标签标识日常检查抽查。开展标准化农药经营门店示范创建活动,做到“门店规范化、用药有依据、去向可追踪”,逐步提高农药经营示范门店准入门槛和标准化水平。加强农药使用记录监管,严厉查处超范围、超剂量和不遵守安全间隔期要求使用农药行为。

  (四)推进绿色防控。

  以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及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为基础,继续抓好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重点示范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酸性氧化电解水、蜜蜂授粉等绿色增产技术和产品,减少化学防治次数。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有效控制病虫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各地要结合地方特色,发挥产业优势,提高示范水平,引导符合条件的县市积极申报创建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加强农企合作,大力推进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开展性诱剂、天敌、植物免疫诱导、农药助剂等产品的试验与技术集成,完成数据积累,为推广做好储备。

  (五)推进统防统治。

  继续组织开展全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和星级服务组织评选创建活动,促进病虫害统防统治提档升级。通过提供培训指导、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服务组织备案管理,扶持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发展壮大,提高服务能力。加快老旧器械淘汰力度,大力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械,提高作业效率和防治水平。加强统防统治示范区建设,继续按照粮食主产县不少于2个,其他县市不少于1个的要求开展统防统治示范区建设。

  (六)推进科学用药。

  加强农企合作,深入实施“百县千乡万户”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培训行动。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对象,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宣传与培训,力争实现重点对象全覆盖。加强农作物病虫草害抗药性监测,及时掌握抗性动态,为科学用药提供指导。做好新产品、新技术筛选示范。推广精准测报、轮换用药,坚持达标防治、对标对靶选药、适时适量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用药等,提高科学用药水平。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作印发农药科学使用宣传册,促使农户形成科学用药理念。

  (七)加强农药使用监测。

  增加农户用药调查项目县,加大调查作物覆盖面,严格按照《关于做好2021年种植业农药使用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农户用药调查,建立常态化全覆盖的调查监测制度,各地年底要形成农药使用调查监测数据分析报告。要加强与统计部门沟通协调,明确农药使用统计方法、统计口径及数据审核发布制度等,确保农药使用量数据真实可靠。

  (八)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

  贯彻落实《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及《关于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重点抓好新洲、仙桃、赤壁等10个县(市、区)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引导探索以农药经营者为支点、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回收机制,其他县市应当因地制宜开展回收处理工作。开展回收处理信息调度,摸清农药包装废弃物种类、数量、分布及回收处理情况。探索回收机制,建立回收体系,稳步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植保和农药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落实措施,确保本地农药减量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二)争取政策扶持。

  各地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支持,加强与财政、发改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资金投入力度,探索建立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统防统治购买服务的补贴机制。充分利用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相关政策措施,整合项目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形成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作支撑体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培训。

  各地要通过贴海报、拉横幅、现场会、培训班、广播、短信、培训班及微信朋友圈等多种形式,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药经营门店、统防统治组织等进行宣传培训。重点开展科学用药技术和知识培训,加强对国家农药减量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相关政策以及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工作成效的宣传,引导农药使用主体牢固树立合理打药、科学减少农药用量的观念。

  (四)加强督查指导。

  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各地要层层组派技术指导组,扎实督导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数据和台账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农药经营管理、农企共建农药减量示范基地建设、新型高效农药械示范推广和政府购买病虫防治服务等有关工作,全面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加强工作总结。

  各地要确定专人负责,对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作全程监管、指导,做好工作总结,对工作推进中的关键举措和典型事例,注意做好影像资料及文字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以便查阅。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研究对策,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2021年4月19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zbzh/202104/t20210428_3508088.shtml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