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凌云:湖南省迎综治民调工作该寿终正寝了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9-25

湖南省的综治民调工作目前已经搞成劳民伤财、弄虚作假的典型面子工程了,所以我建议湖南省委省政府立即改进综治民调工作,让湖南省市县乡三级迎综治民调工作寿终正寝。下面对湖南省综治民调的来龙去脉,给基层政府组织和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以及造成这种危害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出改进建议。

一、湖南省综治民调的来龙去脉

湖南省的综治民调由省综治办委托省统计局民调中心对全省128个县市区以电话方式实行调查,每年分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次,每次按分值进行排名。湖南省的综治民调从2005年开始,当时民调结果仅供领导和综治工作年终考核作参考用。2007年,湖南省综治办正式将民调结果纳入综治工作年终考核,占20%,2009年提升到了30%。[i]在这背景下,各地政府也就越来越重视综治民调工作,层层成立迎综治民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民调工作方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综治民调工作。

二、湖南省综治民调工作存在的问题

1、劳民伤财

随着民调在各级政府综治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并且每年都要对全省的128个县市进行民调打分结果的排名,导致各级政府每年都要想尽办法提高本地方的民调成绩。市一级对县一级进行民调考核,县一级就对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乡镇进行民调考核。

在县一级县委政府把综治民调工作分配到各个科局,有的科局常年安排两名工作人员负责综治民调工作,有的科局给每一个干部职工都安排联系居民的任务。一个大的科局直接经济上支出2万元左右,算上人力支出超过10万元,这样计算,一个县的全部科局在这方面支出就1000万以上。

各个地方的市县为了提高民调成绩,把压力交给了乡镇一级的政府,乡镇一级的政府想尽各种方法来提高本地方的民调成绩。《湖南省的综治民调应该改变下方法》作者所在乡镇,在每次民调抽查的前一两个月就要开始做大量的宣传工作,通过采用短信、展板、横幅、开会等方法来宣传民调问卷的内容,在全乡每家每户的墙上都贴有民调问卷,还要直接上门给每个居民区做工作。每年各个地区的乡镇一级的政府为了宣传民调这项工作都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民调现在已经沦为各个地方的“打高分”竞赛活动。每个乡镇在综治民调方面直接经济支出在20万元以上,人力投入则算成经济支出的话都在100万元以上。

根据这个计算结果,一个县在迎接综治民调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每年都超过2000万元,湖南省128县就是256000万元,十年就是256亿元。如果这样钱用于打击违法犯罪的天眼工程投入,用于民警干部协调居民矛盾等真正能够改善社会治安工作上来,我们湖南的社会综治工作的真实满意度会成倍上升。

2、弄虚作假

因为都是通过这些铺天盖地的宣传和利益诱惑或者权力威胁让居民给本地区综治民调打高分,所以综治民调结果根本就不真实。比如有的地方为了使群众在接到抽查电话时不挂机,耐心的回答完问题,其中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引导群众打高分,并承诺若在县民调的抽查中打了满分,将给予每人一定的奖励。为了使这项的打分升上去,政府要求各村各组召开专门的会议去评选大量的守法光荣户、平安家庭户,评选这些户的目的仅仅就是为了让广大群众熟悉平安创建这个名词,就像电视广告里面反复的宣传一个产品的品牌,让观众去熟知它。

正是这种弄虚作假的综治民调工作,让综治民调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变了味。比如:有一年一个县的民调得了80分,但是还是排名全省倒数。

三、如何让湖南省迎综治民调工作寿终正寝

作为省一级的部门应该认真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听听呼声,综治民调还是要搞。但是不能让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还继续开展迎综治民调的工作。如何才能做到不能让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还继续开展迎综治民调的工作?

对如何改进民调方法,我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因为综治办委托省统计局民调中心在这样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也增加了弄虚作假的难度。但是无论怎么改进综治民调的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只是增加弄虚作假的成本和技术含量而已。

如何正确使用湖南省的综治民调结果呢?首先省综治办委托省统计局民调中心对全省128个县市区不再按分值进行排名。其次湖南省综治办正式不再将民调结果纳入综治工作年终考核。最后就是民调结果作为检验综治工作年终考核结果是否真实的参考依据,比如:如果民调结果好,而实际考核结果差或者民调结果差,实际结果好,好坏的差率超过了统计误差范围,就要组织新的考核组队对地方综治工作重新考核,找出原因所在。这样确保对地方综治考核工作的真实性。

如果湖南省的综治民调工作能够按照本文提出建议做好综治民调工作,正确使用综治民调结果,湖南省的各地方迎综治民调工作立即就会寿终正寝。

(作者单位:安乡县发展和改革局)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