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培训引路 规模种植增收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0-13

——记安徽省舒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创业兴业典型朱传其

朱传其,男,汉族,46周岁,高中文化程度。近几年来,舒城县农技推广中心连续在全县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朱传其总是积极踊跃地报名参训,他说,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会了他如何从事农业生产,如何发家致富,是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他铺设了一条致富之路。如今,千人桥镇在朱传其的带领下,不仅自己成为了种粮大户,而且带动全镇及周边农户走上了规模种粮致富之路,全镇涌现出了年播种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65户,粮食生产在该镇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抓规模种粮的新格局。2016年朱传其一家靠租赁耕地种植小麦、水稻,创下了家庭年收入65万元的良好效益。

一、实行规模化生产

自1992年回乡务农后,朱传其清楚地看到,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数的剧增,土地无人耕种,“特色倒租”现象不断出现,更为严重的是不少耕地已出现瘦脊、荒芜不良迹象,他很心痛,于是2012年试着租赁本村邻近几家耕地从事种植业,发展粮食生产。当年承包耕地50余亩,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由于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成本较低,当年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尝到从未有过的甜头。他坚定了规模种粮的信心和决心,至2015年,他发展规模种植面积达646亩,实现粮食产量70万公斤。

二、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学实用技术

如何抓好粮食优质高产?近年来,朱传其积极参与县农技推广中心农业科技培训,他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运用,努力降低种田成本。一是应用优质品种。在品种选择上,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好的品种,在专家的指导下,选用的小麦品种,均为符合国家优质小麦标准的宁麦13等优质高产良种,所以他种的小麦、水稻不但产量高、品质也好,产品供不应求。二是抢季节生产。由于种植小麦、水稻面积较大,抢季节生产更加重要,并为发展冬种赢得了主动。三是积极应用免耕。结合该村冷烂田严重的实际,大力推行免耕直播栽培等先进的适用技术,抓好除草关、水分管理关。特别是抓好关键时机的病虫防治,合理喷施除草剂,确保除草效果。根据测产验收,利用技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每亩能增收节支160多元。四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小麦、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按卡施肥,施配方肥,有效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促进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五是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在他的承包田里,全部装上振频诱虫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效控制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产出的小麦、水稻质量在全县处于上乘,市场畅销,价格比常规高出10%以上,全面实现水稻、小麦增产增收,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和赞誉。该村由于有他的带头和引领,从而更加促进了该村农户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全镇粮食生产大局。

三、实施机械化田间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为解决农忙季节劳动力严重匮乏和机械紧张的矛盾,他主动找到农机部门,谈了自己想利用农机种粮的想法,农机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到该村实地考察,推荐适合该村田间机械作业的机具,他先后筹资4万多元购进了排灌机械和收割机械等机具6台套,进行田间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目前,该村农户在他的带动下,通过自筹资金,县农机部门补贴,先后购进了小型收割机、化肥深施器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共40多台(套)。探索出了适合该村农业生产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新路子,这是他在规模种粮生产的重大贡献。

四、大力推行秸秆还田,降低种粮成本

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在县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指导下,每年收获后留下的秸秆就地粉碎还田,这样既疏松了土壤,避免耕地板结,同时腐烂的秸秆可提高土壤的有机含量,增强土壤肥力,从而降低化肥的施用量。这一举措,也获得了该村农户的积极响应,对提高粮食产量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发挥区域优势,带动当地粮食发展

小麦、水稻种植规模的扩大也惠及了周边农民,解决部分劳动力少的农户小打小闹种田效益低的问题。如今,朱传其的大规模种植小麦、水稻取得的成功,对于周边的村民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许多农民纷纷通过多种形式相继也搞起了规模种植。

六、积极参与承办重大农业项目

2017年,参与实施全县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施工厂化育秧大棚栽培马铃薯20亩,创亩产2000公斤,产值10万元,实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100亩,创亩产2500公斤,产值30万元的良好经济效益。承办县种子管理站水稻多品种试验项目,采取育秧机插秧技术进行水稻品种试验,试验品种94个。

朱传其同志是一位爱学习的人,别看他平时西装笔挺,开着小轿车,但你一定会时常看到他走在田间地头,穿梭在稻田里的身影,他热爱搞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农业生产第一手资料;他经常参加各类培训班,购买农业报刊杂志,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农业生产技能。他还是一位乐于奉献的人,致富不忘乡邻,他将自己学到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群众,带动着周边500多农户的农业生产。

如今,朱传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种植大户和科技标兵,实现了从普通农民到职业农民的成长历程。朱传其的成功,正悄然改变着农民的思想观念,推动着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必将引发新一轮巨大的能人带动效应。他时常感慨地说: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扬起他梦想的风帆,为他铸就了成功的希望!(严双荣)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