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明白人”变身致富带头人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1-02

  ——记甘肃省肃南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优秀学员单飞

   单飞,33岁,马蹄乡东城子村村委会主任,现为马蹄藏族乡东升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经过三年的努力拼搏、开拓进取,从入住前的500多只羊、60头牛出栏量发展到如今3000多只羊、200头牛出栏量,养殖年销售收入达到400多万元。

  一、带头引路,共同致富共入小康门

  2013年,单飞在马蹄乡南城子村建成了科技养殖小区。小区建设之初,水电路等基础设还不完善,很多农牧民觉得到养殖小区没有发展前途,但是凭借对养殖行业发展规律及马蹄实际的准确把握,单飞认为在马蹄乡搞养殖,必须走舍饲养殖这一发展模式,马蹄乡人均草原面积不足,根据国家对祁连山北麓生态保护及草原奖补等一系列生态政策的实施,牧区大量散养的模式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而入住科技养殖小区进行舍饲养殖是建设马蹄新牧区的必经之路。

  “养殖小区成立之初,我当时并没有被水电路不通的困难吓倒,自己出力修路,用水紧张时就用牛拉马驮的方式在科技养殖小区搞舍饲养殖。由于刚开始没有舍饲喂养的经验,也没参加过相关的养殖技术培训,并没有赚多少钱,但是我并没有气馁,依然坚持着我的养殖致富信念。”

  二、利用科技,科学管理实现增收梦

  靠着不断积累的养殖知识和经验,单飞坚定地踏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为了满足养殖小区农牧民的培训需求,乡政府经常组织养殖技术专家深入大棚圈舍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传授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还组织到兄弟乡镇学习舍饲养殖的经验和方法。每次举办的养殖技术培训班,单飞都会积极参加。

  由于羊肉消费市场一路涨价,加上技术优势和养殖经验,仅仅通过舍饲喂养3个月的羔子就能赚到200多元,短短两年时间,已从当初养殖的500多只发展到3000多只的规模。尝到舍饲喂养的甜头后,在其影响下,搞养殖小区舍饲喂养的农牧民也越来越多,养殖大棚也由刚开始的几间发展到现在的40间10座。乡政府经多方筹措,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养殖小区已初具规模,养殖效益也逐步凸显。

  三、科学养殖、团结协作创办合作社

  随着养殖小区舍饲养殖户的逐步增多,单飞也在考虑着另外一些问题,比如怎样让来自各村的养殖户团结在一起发展,怎样提高舍饲喂养的技术含量,怎样搞好养殖小区内的疫病防治等。经过向专家请教和多方考察,单飞最终决定走合作化发展、科学化养殖、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经营的发展道路,这一选择也得到了县乡领导的高度认可。2013年,在县、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马蹄藏族乡东升养殖专业合作社揭牌成立,单飞成为合作社法人代表,养殖小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也陆续完善。

  四、梦想实现,洗尽狂沙始到金

  2011年以来,羊价不断上涨,合作社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而此时单飞想的更多的却是如何让乡亲们共同富裕起来,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共建富裕之路。“虽然经济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但乡亲们渴望致富的心情使我久久不能平静,我积极与信用部门协调,以合作社名义为养殖户办理养殖贷款,为养殖户解决了资金上的燃眉之急。对草场、羊只较少和劳动力缺乏无法发展养殖业的家庭,采取养殖户以羊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其共同致富。”

  随着养殖小区逐步走上科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也为全乡牧区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型致富之路。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