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追梦儿时光影溢彩岁月 收藏传统历史发挥夕阳余热

来源:本网 作者:GR202110181053 时间:2022-01-04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调研员 梁文建【山西运城闻喜】报道: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凤凰垣下董泽湖畔的阜底村(赵鼎故里),我们走访一位从小酷爱电影的农村老人,在一家普普通通的农家院落我们慕名见到了今年已经60余岁的赵正屯老人,主人热情寒暄请我们进屋,稍候片刻,他向我们拉开了话匣子...... ......

    童年的故乡鸟语花香、芦苇荡漾,他就出生在这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家乡阜底村。儿时的记忆就是看到打麦场院挂上电影幕心情无比激动,今天晚上可以看电影了,那个期盼劲多么的强。梦想着自己啥时能当放映员多好啊。时光飞逝,高中毕业的他去郑州工学院实习工厂学习车工,由于酷爱机械很快掌握机械加工技能,之后回村,他凭着自己独立设计的能力为家乡企业发展发挥了一技之长。    

   5134 阜底村民间传统烟火节历史悠久,其中水故事就是当地具有的特色的传统文化,他也是水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代传承人,打倒四人帮恢复地方特色文化,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传承祖辈的遗志,第一次制作了由原来静止改为现在电动人物《哪吒闹海》、《小猫钓鱼》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造型。当地新闻媒体运城日报、山西日报图片文字报道了阜底民间传统水故事。从此他大胆尝试制作以动、声、光一体的具有观赏好奇为一体的水故事,每次村里传统烟火节水故事设计制作都是他独挑大梁,一场不拉为百姓带来开心快乐。

    自谋职业,创业打拼,靠党的好政策,自办微小家庭企业,过上幸福日子,他家算是村里的小康之家,村里公益事业,讲奉献,不求回报,捐款捐物他都会积极参加从不落后,奉献微薄之力,深感欣慰与乐观。每年正月二十是阜底传统烟火节他都会积极参与,慷慨捐款,在2017年本村群众自编自演迎新春晚会他负责编导得到村民与乡邻普遍好评。

    爱家乡,更爱生养自己的阜底村这片热土。花甲之年的2018年春夏突发奇想购买老电影机为父老乡亲放电影。为圆儿时梦,他偷偷瞒着家人在闲鱼上花2200买一套长江16一42铟灯电影机开始学习,立志学会给家乡父老乡亲义务放电影。

 

  由于酷爱机械他对电影机有一种深厚的感情。萌生了把国产电影机搞全的想法,把一个时期的传统文化产物在他手中呈现出来,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速度及经典电影是如何通过媒介传播,孕育一代代为祖国建设的英雄儿女。不顾家人反对四处打听,当地有就开车去找,见人就问,妻子说他走火入魔了,说什么都没阻止他的执着所为,只要打听那里有电影机他就想方设法购回,北起黑龙江南到广东以及河北、河南、陕西、宁夏、安徽等好多地方,现在已经拥有南京长江16毫米电影机13台、甘光5台、8.75电影机4台、井冈山35毫米电影机一套、美国贝尔1台,日本 8毫米电影机1台。他的想法就是开一个家庭电影博物馆让下一代人更多了解传统电影文化,现已投资近十余万元的设备,建起了自己初梦心仪的晋南影工作室。

    电影机虽然不少了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年代久远好多机器回来不能正常放映,问题是五花八门,而且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非常棘手。因此自己琢磨刻苦钻研,毕竟自己是门外汉再说了真正会维修电影机的没有几个,并且不知道哪里可以修理,所以他就靠自己琢磨,购回机器有问题半夜不睡觉去研究琢磨,再解决不了第二天继续研究。在刚开始接触电影机的日子里时常寝夜难眠,脑海里全是电影机,但是他始终坚持不放弃,刻苦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刚开始一窍不通、一门不摸的门外汉,通过一年多研究现在基本正握如何处理电影机故障,自信的说机器开机听一听基本判断问题出在哪里。一份付出就有一份回报,现在到手的机器一切正常,同时放10台不用管都可以圆满完成放映。

    他的梦想就是自己有一天也能像过去老放映员一样,体验自己亲自能为百姓放映一场电影。机器好了拷贝寥寥无几,便开始新的计划找拷贝,拷贝首先要有来源,他就在网上、找熟人四处打听,首先是家乡戏、爱国片、儿童片、抗日片、武打片,只要是他看准的拷贝多少钱都要买下来。如今家乡戏《一颗红心》、王秀兰的《窦娥冤》、景学变的《窦娥冤》都已到手,老电影《地道战》、《地雷战》,朝鲜片《看不见的战线》豫剧《七品芝麻官》、《青松岭》、《东方红》等等。现有16毫米拷贝85部,8.75拷贝35部,35毫米拷贝43部,家里真的成资料馆了。

    2019年开始为本村村民放映电影,村民的热情观看,每次都在百人以上,他从心里感到喜悦和满意,传统老电影的原汁原味,老百姓爱看喜悦。记得第一次在大街上放《地道战》银幕前后都是人在观看,确实又回到儿时的童年观影的感觉。他还联系到外村去为群众放映,一次在去本镇北支村放映时,乡亲们早早集聚广场期待他的到来,使他切身感受感受到老百姓对传统电影的厚爱。在本县七里坡碱沟村百姓几十年没有放过电影,他给那里群众放映完之后群众高兴地对他说下次有时间再来,看着乡亲们期待的眼神,他心里自然也不知有多甜。去年秋季得知80多岁老人想看《窦娥冤》,特意给她一个人用35毫米机器放了一场,老人看完激动的说:从来没有进电影院看这么好的电影,看到老人那么开心,更加激起了他用传统电影宣传群众的热情。

    2022年他早有新的打算,准备好更多的拷贝进养老院为老人们义演,进学校为儿童放映爱国影片,继续为家乡多放映放好电影,大伙开心就是他最大的心愿。不忘初心,追梦多年的愿望实现了,用余热温暖更多的人,努力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

    发挥特长,用于实践,他自己始琢磨设计的16毫米、35毫米、8.75毫米电动倒片机,经过反复改进终于成功,还有自己设计的电影机三脚架,都得到电影机收藏爱好者的一致认可。当地一位老放映员得知消息特意来看说道:我放了27年电影一直手摇没有见过这个电动机器,小巧玲珑携带方便太好了。因为传统电影放映已经退出市场,有些买不到的零部件他就自己加工,同时更加充实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因为酷爱,所以执着,因为追梦,一直努力。赵正屯老人在传统电影机收藏里,寻找童年的梦,以梦造梦,用光影传播传统文化,转化为服务百姓为乐趣,发挥人生夕阳红余热,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把老电影的爱好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把中国的传统电影放映升华为更好的精神食粮,真心服务于老百姓,这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农村老人老有所乐的真实体现。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