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落实四项举措,努力在全省打好种业翻身仗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3-26

  成都市落实四项举措,努力在全省打好种业翻身仗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一是完善种业产业政策保障体系。编制《成都市“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突出种质资源保护、现代种业创新、优势企业聚集、园区基地建设、市场环境优化五大任务,实施资源开发、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监管完善四大工程,集中建设繁育制种、新品中试、示范展示三大基地,积极打造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和彭州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将成都打造成西部现代种业高地和全国都市农业种业高地。编制《成都市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围绕构建完善种业产业链,从“保、育、繁、推和主体培育”五个方面提出十条支持政策。

  二是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挖掘。推动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落户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搭建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建成后预计保存种质资源188万份(剂)。将种质资源保护纳入成都市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加强区(市)县地方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圃(场、库)管护、鼓励在蓉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型育种研发企业参与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健全完善“地方+商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成都市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

  三是推动构建育种联合攻关体系。支持种业园区联合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搭建种业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以“揭榜挂帅”的方式,按产业化创新模式实施设计育种、生物育种等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商业化育种模式构建、高端种业人才培养、种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化院地合作,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共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快推动成都“优质粮油”等四大保障性产业和“现代种业”等六大引领性产业体系建设,突破解决产业链的“共性”“卡脖子”问题。

  四是推动种业企业做大做强。聚焦成长性好、潜力大的种业企业,引入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落户天府新区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引入先正达、荃银高科等种业及关联企业21家落户天府现代种业园。健全科创服务体系,采取“孵化器+产业基金”方式,组建西南首支1.5亿元天府种业产业基金,为落户天府现代种业园的10家科技型初创企业、9个科研创新团队,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和成德眉资一体化建设为契机,联合西南地区涉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种业协(商)会、新型经营主体等种业单位,建立资源共享、纵向联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西部种业联盟,推动西部种业联盟对外开放。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2/3/17/f7e185c6c35a4baa981e245397a38fa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