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六项举措抓好粮食生产,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3-26

  成都市六项举措抓好粮食生产,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一是调动区(县)种粮积极性。将粮食生产任务、大豆扩种任务分解到各区(市)县,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按季节分品种分解到行政村,种植面积落实到户、到田,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对成绩突出的区(市)县将进行表扬,对落实不力的区(市)县将进行通报约谈,并与相关支持政策和资金衔接。2022年,我市粮食面积预计达571万亩、产量达229.2万吨以上,大豆面积达37.5万亩。

  二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产粮(油)大县、耕地地力保护、稻谷目标价格、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粮食规模化生产等财政奖补政策,使种粮农民有钱赚、不吃亏。大力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全面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优化“农贷通”平台对粮食生产金融服务功能,对粮食经营主体通过“农贷通”平台进行融资贷款的给予贴息补助。

  三是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启动建设“一带、十园、百片”粮食产业园区,在环城生态公园建设1个10万亩粮食产业带、在粮食主产区布局建设10个10万亩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园区、以镇(街道)为片区布局建设100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激励机制,将评选命名市级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的粮食产业园区占比提高到60%以上,对粮食产业园区申报创建市级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设立单独考核体系,提高激励资金标准。

  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要求,结合片区规划,以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集中连片规划建设“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生态友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资源节约化、工程标准化、环境生态化、管理法治化、手段信息化”的现代化灌区,加大交通、水利、文旅等专项资金整合力度,稳步提高市县两级对高标准农田投入补贴标准。健全高标准农田管护利用机制,明确管护主体、强化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资金,确保新建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蔬菜生产。

  五是稳定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全面加强撂荒地清理,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集中流转、代耕代种、托管服务等方式,将撂荒地全部用于粮食种植。加强商业草皮腾退监管,督促生产主体全面退出商业化草坪种植,恢复粮食种植。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鼓励果树行间间(套)作大豆、土豆等粮食作物,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积极探索推进低效苗木园和劣质果园腾退还田种粮,对退园还耕业主给予每亩3000元补贴。

  六是做好农资合理储运调配。加强农资供需情况监测调度和调剂调运,强化农资商品货源组织、衔接、调运和销售工作,合理调节农资库存,确保农资供需平衡、结构合理和价格稳定。目前,全市已备杂交水稻种542万公斤,杂交玉米种122万公斤;全市供销社系统现有各类肥料库存4.77万吨,其中库存氮肥1.48万吨、磷肥0.50万吨、复合肥1.96万吨;有化学农药库存1357吨,可基本保障目前生产所需。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2/3/9/4c4cbefa692a47cb81933abb2b36a91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