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玉米 如何打消后顾之忧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1-07

农民种玉米 如何打消后顾之忧

山东省供销社系统破解玉米晒储销难题力保农民增收纪实

【编者按】

去年,我国调整玉米收储政策,农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玉米在种植面积减少的同时,种植模式也在不断优化更新。在这个过程中,玉米生产的难题是如何突破的?农民的收益如何得到保障?记者近日来到山东产粮大县滕州,看这里的农民种玉米如何提高效益

金秋十月,正是山东省的玉米收获时节,在产粮大县滕州,这里种玉米的农民不仅当起了甩手掌柜,轻轻松松收玉米,晾晒、储存不用愁,还不愁卖,收入不降反增,为啥?

西岗镇温塘村种粮大户满月亮为记者揭开了谜底:从2015年起,俺家350亩玉米就全部托管给了供销社领办的合作社,人家提供耕、种、管、收、烘干、代储全程服务。算下来,咱自个儿省了人工不说,一亩玉米还能节本约100元,增收将近200多元呢。

满月亮的丰收喜悦,其背后依靠的是山东省供销社系统为其提供的全程社会化服务。据山东省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许广民介绍,从2010年开始,山东供销社针对粮食生产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乡镇建设为农服务中心,领办创办农民种植、农机等合作社,为农民提供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服务。这两年,针对玉米价格低、农民晒储销等突出难题,主动延伸服务能力,为种粮农民提供脱粒、烘干、存储、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瞄准种粮难题搞服务农民不再为烘干、储存、销售犯愁

东阿县姚寨镇牛庄村农民田景良家里的十几亩土地多年来一直种粮食。靠种地,咱家一年的纯收入也就一万五千块钱,根本养活不了一大家子。村里的男劳力多数都外出打工了,我也到镇上开了个门市,做点儿生意。田景良说。

做生意成了主业,田景良种地就不怎么上心了。管理上粗枝大叶不说,最烦心的就是玉米收获:小麦是熟透了收,收上来就可以卖。玉米不行,收完了还要脱衣、晾晒、脱粒,这几年价格低还不好卖,太耽误事了。

小户犯愁,种粮大户更犯愁。曹县普连集镇李楼寨村种粮大户郭玉宝告诉记者:这150亩玉米收下来,费工费力不说,晾晒没场地,存粮没有仓库,质量没有保障,谈判的话语权完全在粮贩子手里,咱这价格根本卖不上去。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