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欧洲大豆蛋白产业现场峰会举行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8-21

德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

会场图

会后合影

8月4日,禹王欧洲大豆蛋白产业现场峰会在山东省禹城市禹王集团隆重召开。

德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禹王集团董事长刘锡潜,德国符腾堡州议会议长Grit Puchan出席峰会并发言。禹城市农业局局长王清华,欧洲多瑙河大豆协会维也纳总部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总干事Ursula Bittner,以及来自欧洲多瑙河大豆协会、德国霍恩海姆大学、瑞士纳沙泰尔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河北农科院等国内外科研学术机构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现场。在场嘉宾围绕非转基因大豆蛋白产业发展,植物蛋白推广,以及农业科研、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会上,张安民书记对禹王集团克服困难,不断发展,跻身全省工业企业第一方阵以及在推动全球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张安民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蛋白食品及原料生产基地,禹王集团时刻关注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提出并始终致力于打造非转基因大豆国际品牌,带动了中国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种植业和大豆蛋白加工业的振兴,对中国大豆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希望这次峰会能成为国际非转基因大豆全产业链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信息共享的良好开端,成为世界捍卫和保存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的一支重要力量。

禹王集团刘锡潜董事长介绍,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禹王集团第一个提出在全球打造中国大豆的品牌概念,同时也是第一个在全球致力于推广非转基因中国大豆品牌的企业。三十八年的时间,我们坚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坚持做对全人类有益的工作。三十八年的时间,我们迎着困难,一路坎坷前行,持之以恒的坚持。三十八年,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直走到今天。刘锡潜说道,我们坚信我们走了一条对全人类来说应该坚持的一条路。他表示,禹王集团始终将让中国大豆为人类带来安全、放心和健康的生活作为企业的使命。

德国符腾堡州议会议长Grit Puchan女士对刘锡潜董事长和禹王集团的理念表示了赞赏,她在发言中感谢了禹王集团为全球大豆蛋白产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的贡献,并期望禹王集团和欧洲多瑙河大豆协会等机构加深合作,共同促进全球非转基因大豆蛋白产业的健康发展。

会上,禹王集团国贸部经理肖爱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大豆蛋白产业发展情况,以及禹王集团颇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禹王蛋白三定律,科学阐述了大豆蛋白约等于肉,养殖场本质上就是蛋白加工厂,大豆蛋白厂也是动物养殖厂的道理。

据悉,目前全球每天有3亿人在食用禹王大豆蛋白食品,大豆蛋白食品已经成为人类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主流食品。更令人兴奋的是,大豆蛋白比之肉蛋白有着明显的优势。从数据分析来看,禹王集团年产大豆蛋白即相当于一座3000万头规模的养猪厂,20个禹王集团规模的公司,就能解决中国全部人口对肉蛋白的供应需求,从而极大降低了环保负担。在此基础上,与会人员又对大豆蛋白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大豆蛋白对人的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益处,多吃大豆蛋白,会改变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结构,提高全人类的身心健康。哪怕在肉制品中增加豆蛋白量也是应该加分的,可以让肉制品增值不仅更健康,而且口感改善。

峰会现场气氛热烈,欧洲多瑙河大豆协会维也纳总部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总干事Ursula Bittner当即表示愿同禹王增加交流与合作,并盛情邀请禹王集团加入多瑙河大豆协会。据了解,欧洲多瑙河大豆协会是欧洲,乃至全球非转基因大豆的推广者、研究者、标准制定者,拥有来自22个国家的200余个会员单位,在全球大豆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据禹王集团负责人介绍,山东禹王集团是以大豆深加工为主,集生物医药、粘接新材料、节能新材料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立业38年来专注大豆种植、加工,秉持求真理,做真人重道善器的企业文化,以让非转基因大豆为人类带来安全、放心、健康的生活作为企业使命。禹王通过坚持不懈的技术研发,形成了自主研发、制造、复制模式,在当前大豆蛋白制造企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形成了独有的行业竞争能力,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坎坷创业路殷殷家国情

专访山东禹王集团董事长刘锡潜

山东省禹城市地处鲁西北,北依燕山,南滨黄河,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粮农重镇,这里也是刘锡潜的家乡。1979年,以大豆为原料制作的蛋白肉刚刚问世,思维敏锐的刘锡潜就察觉到这种人造肉中蕴藏的价值,在他的带领下,禹王从一个人造肉作坊做起,到率先实现人造肉工业化生产,再到攻克低温豆粕生产工艺,把大豆蛋白做精做强。他的禹王集团最终从强敌环伺的行业突出重围,擦亮了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的招牌,不但成为年加工大豆60万吨,年产低温豆粕40万吨、大豆分离蛋白10万吨的行业龙头企业,还发展壮大成以大豆深加工为主,集生物医药、粘接新材料、节能新材料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从第一个做人造肉到做蛋白做到行业第一,我们走过了一条很艰难很坎坷的路。回望创业历程,刘锡潜自信的态度中也显出了几分凝重。

低温豆粕是制作大豆蛋白的主要原料,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还做不出足够有竞争力的低温豆粕产品,想要做大豆蛋白产品,在原料上只能受人掣肘,当时,来自国外某著名油脂企业生产的原料占据了中国几乎全部的市场份额。

在刘锡潜看来,大豆蛋白食品不仅代表着绿色和生态,更代表着人类未来一种健康营养的生活方式,一旦失去大豆蛋白原材料市场的主动性和话语权,中国大豆和千千万万的豆农不得不寄人篱下,此情此景让刘锡潜暗下决心:我感觉一定要加入这个竞争,要把这个行业给救了。

面对强敌,刘锡潜和他的团队冷静分析了中国大豆蛋白产业的不足:一是多数中国企业生产线做出来的产品品质都是不合格的,一些品质达标的,也还是不如日本不二、以色列索宝等国际知名企业。除此以外,由于产业链的不完善和商业意识上的不足,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亏损,使得产品质量更加得不到保障,形成了恶性循环。想要阻止外国人的攻城略地,必须先从自己做起,用中国人自己的大豆生产出质量更好的低温豆粕。

经过近一年的周密准备和刻苦钻研,禹王集团正式投入了自己的低温豆粕生产线,并在东北黑土地上建立了大豆基地,产品下线后,所有人不禁欢欣鼓舞。事实证明,禹王自己生产的豆粕,产出率比原先用国外产品时提高了1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仅原料一项就能为每吨产品节省2000~4000元。

苍天不负有心人,质量上的巨大飞跃,带来了销量的全线攀升,禹王豆粕不但满足了国内的需求,甚至实现了出口,不到三年时间收复了失地,把外国企业从中国市场挤了出去。

巨大的成功让刘锡潜风光一时无二,但刚刚在低温豆粕行业中尝到甜头的刘锡潜还不知道,更大挑战正在向他和他的禹王集团袭来。

为了让中国大豆迈向更大的舞台,刘锡潜决心走出去,将企业的产品销往国外。在当时刘锡潜看来,凭借禹王产品的过硬品质,一定能获得世界各国青睐,然而美好的梦想总是显得不堪一击,当他出国推销禹王豆粕时,却吃了不少闭门羹。

一些外国公司尽管知道我们的豆粕质量好,但他就是不用,当时我说不要钱先给你,你用完了以后再拿钱,姿态放得很低,但依然被拒绝了。谈起当年往事,刘锡潜语气中依然不减愤慨,当时我就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

事实上,因为害怕技术流失,许多专门生产大豆蛋白的跨国公司只卖给中国企业大豆蛋白成品,但不愿来中国建厂。

当时我和牛工(禹王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牛祥臣)出差,坐着火车喝酒,吃着花生米,在路上我想起这件事,就问牛工怎么办,牛工说你知道物理界有个牛顿,足球界有个米卢,我当时就打断他:你别说了,大豆界有个牛工!。牛工随口说:我是说,大豆界应该有个禹王。我们俩觉得既然想到一起了,咱回去就做蛋白,一定要打出中国大豆的品牌,大豆界应该有个禹王。

不愿中国大豆受制于人的刘锡潜,带着禹王集团一股脑投进了大豆蛋白的研发中,当时我们什么都没有,一没技术二没资金的,凭空上了蛋白,用了三年时间,产品就合格了!面对记者,一直语气平静的刘锡潜也不免有了一丝激动,我想这是一种家国情怀,我们感觉一定不能叫国外的公司把中国大豆市场给垄断了,我们只能靠自己去争取,因为我们的品质是最好的,竞争了三年,终于在国内的市场全面铺开。

就这样,从1979年开始,刘锡潜带领着他的团队,在原材料、关键技术和国内市场都被外企垄断的困境下,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低温豆粕到大豆蛋白,一次次扛起中国大豆的旗帜,呼喊着让天然非转基因中国大豆为人类带来安全放心的生活的口号一路前行。

几天前,禹王集团迎来了一队特殊的客人来自欧洲多瑙河大豆协会的专家学者,他们来自德国、荷兰、瑞士等国家,从千里之外来到中国学习交流,他们仰慕的,不但有中国4000多年的大豆种植史,还有中国企业在大豆深加工和大豆蛋白产业的突出成果与贡献。会上,刘锡潜阐述了中国大豆的概念:第一是非转基因,第二是高蛋白,第三是食用价值高。

刘锡潜介绍称,美国大豆多是转基因,而禹王在东北自建了种植基地,保证大豆在非转的同时能够达到品质优良。在品种选育上,放弃了经济价值更高,更适用于做饲料的高油品种,而选择高蛋白、适于食用的大豆品种,并在原料种植到加工过程严把质量关。美国最高的标准,全世界公认最严的FDA标准,禹王都达到了一次性零缺陷通过,同时禹王产品也销往日本等食品安全监管最严的国家和地区。

在刘锡潜心中,中国大豆的品牌价值必将被世界各国的民众更广泛地认知,中国大豆品牌必将成为一张响亮的国际名片。

德国符腾堡州议会议长Grit Puchan:

用一粒大豆联系整个世界

8月4日,禹王欧洲大豆蛋白产业现场峰会在山东省禹城市禹王集团隆重召开。会议围绕非转基因大豆蛋白产业发展,植物蛋白推广,以及农业科研、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德国符腾堡州议会议长Grit Puchan女士代表欧洲多瑙河大豆协会出席会议并致辞,她希望禹王集团等中国大豆行业优秀企业和欧洲多瑙河大豆协会加深合作,共同促进全球非转基因大豆蛋白产业的健康发展。会后,Grit Puchan女士接受记者专访,就有关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Grit Puchan表示,欧洲多瑙河大豆协会之所以选择到禹王集团参观,是因为禹王在中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禹王集团同时也是中国大豆蛋白协会理事长单位。多瑙河大豆协会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欧洲高品质非转基因大豆的产量,协会成员代表了欧洲最优秀的大豆企业和最优质的大豆产品,这与同样生产高品质非转基因大豆的禹王集团在理念上不谋而合。

近年来,在中欧两国之间,专门从事大豆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从事大豆相关行业的科研人员联系愈发密切,据Grit Puchan介绍,来自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等国的研究学者,已经与中国农科院的学者开展了近两年时间的紧密合作。同时,两国科研人员也在中国吉林省,以及黑龙江省保持着有关方面的合作。这些都为推动全球大豆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Grit Puchan特别谈到了于7月31日在北京举办的中欧大豆行业峰会,她表示,中国农业部、中国大豆产业协会非常支持和鼓励中欧开展大豆产业方面的交流。Grit Puchan建议继续深化合作机制,她建议在中国和欧洲各国开展非转基因大豆信息与技术的分享,将不同的大豆育种原材料从中国运到欧洲,也从欧洲运到中国,通过互换不同品种的大豆进行培育。

Grit Puchan呼吁中国农业部和欧洲农业政府部门继续支持中欧大豆产业的交流,我们希望共同努力合作和发展,我们也希望获得相应的基金支持。目前欧洲和中国双方专家学者已经在草拟声明书,希望在行业内建立新的体系,促进全球范围内大豆产业的合作与发展。 Grit Puchan说道。

对于中国正在建设中的一带一路战略,Grit Puchan给出了高度评价,她提出,要把一带一路的理念适用在大豆行业上,用一粒大豆联系整个世界。

(阮思喻 记者上官继东 于溯源 郭敏 李甜甜)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