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国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8-08

  何中国,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三级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延边农学院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5年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2013年5月至2020年5月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所长,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向日葵公主岭综合试验站站长。

  何中国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向日葵公主岭综合试验站”和“吉林省现代农业推广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总经费1000余万元,登记成果7项,登记品种11个,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4项,2011年荣获吉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2012年荣获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2013年荣获吉林省第四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才;2014年荣获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员指导教师,培养一批有当担、有理想的年轻骨干;兼职吉林省作物学会第九届理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吉林省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非主要农作物)—主任委员。

  

  大力推广品种技术,倾心成果应用助农民增效

  油料作物示范推广项目运行以来,何中国研究员分别在松原地区、白城地区开展大型田间现场观摩会8次,培训班40余次,多次在线上广播讲座培训,累计3000多人次。针对吉林省花生、向日葵生产实际和发展需要,组织编写技术宣传手册,先后编写了《向日葵、花生栽培技术作业历》、《花生生产技术问答手册》、《杂粮杂豆栽培技术手册-花生栽培技术分册》、《吉林省油料作物体系培训手册》、《向日葵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手册》、《向日葵菌核病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向日葵黄萎病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以及吉林省花生、向日葵主推品种技术等技术宣传资料,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

  每当看到农户拿着作物的病叶或病株询问方配药时,何中国不仅告诉他们如何施药防治,更是详细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病害是怎么发生的,怎样通过病斑的不同来区别是哪种病害,各种病害又该怎样从根本上去避免,用哪类的农药防治效果更佳,让农户慢慢也成了本类作物的技术能手。

  

  牢记使命,抢险救灾——不畏艰辛火速奔赴灾情一线,为老百姓出主意,减损失

  2020年6月20日夜间,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吉林省洮南市多乡镇遭受冰雹袭击,此时正值作物生长苗期,此次冰雹灾害来势凶猛,危害范围广、破坏性极强,受灾农作物茎叶受到严重伤害,形势十分严峻。接到洮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报灾情的消息后,何中国带领团队成员第一时间赶赴洮南受灾现场,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农作物受灾情况,并根据不同作物受灾情况提出具体的减灾和挽救措施,指导合作社和农户及时补救,恢复农业生产,尽可能争取稳产、减少损失。根据调查情况,何中国与当地多部门应急协调联动,帮助农民渡过难关,最大程度减轻农民损失。根据现场调研,何中国同调查组对生产自救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由于受灾地区大面积施用玉米专用除草剂烟嘧磺隆,药效持续时间长,此时不适宜种植向日葵、绿豆等双子叶作物和对此除草剂敏感的高粱作物,建议播种生育期短的鲜食玉米;二是洮南当地牛羊饲养量较大,牧草需求量较多,考虑目前气候条件及生育期,也可种植燕麦、青贮玉米等,为牧业生产提供优质牧草原料;三是受灾相对较轻不超过50%的地块,建议自然恢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喷洒杀菌剂和生长素,起到保护和防病作用,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组建特色油料专家团队,倾情科研助推产业发展

  由科研、高校、推广、示范主体等部门联合组建的吉林省特色油料专家团队,在何中国研究员的带领下,在全省开展全程的技术服务工作,共选育适宜我省生育期多粒型花生品种7个,珍珠豆型品种8个,高油酸品种2个;选育向日葵新品种3个;为省内主管部门撰写吉林省花生、向日葵产业、技术报告20份。累计推广花生、向日葵新品种10余个,累计推广面积近百万亩,平均增产10%,农民增收约2000万元,为吉林省油料作物产业做出巨大贡献。

  

  推广新技术,保障持续稳定发展

  紧紧围绕国家发展规划和要求,油料作物团队开展技术示范和推广,几年来我省花生、向日葵种植技术显著提高。花生单垄双行交错播种技术(拐子苗)技术得到普及;向日葵“二比空”取代传统单垄单行种植模式,大幅提高向日葵品质和产量;推广西瓜套种向日葵、毛葱套种向日葵,为农户增添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利用降解地膜,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适宜机械收获花生品种选育和推广,提高收获效率,降低掉果损失;配套机械生产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大大提高了花生生产效率,花生机械普及率达95%以上。这些技术成果以农民增产、增收、增效为主线,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推动我省花生产业发展。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dny/jnpx/202207/t20220710_85066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