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添加剂分会2017年工作会在京召开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8-21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香精香料行业在经历过2015年行业市场规模的收缩后,已经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2016年,中国香精香料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共658.68亿元,同比增长6.67%。作为香精香料行业中,具备营养、健康基因的咸味香精香料行业,当前面临哪些行业发展瓶颈、未来应如何发展,值得业内深入探讨。7月27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添加剂分会2017年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王竹天,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北京鸿宝食品原料贸易公司董事长赵范洪,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福深及北京味食源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滨等业内多位专家和20余家企业高管参会。与会专家表示,环保与标准,是咸味香精香料行业未来亟待破解的命题,需全行业携手努力。与会企业代表围绕这些行业共性问题,分享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切身体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认为,面对环保等咸味香精香料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行业要有自己的声音,不仅将问题客观地反映出来,也要学会运用科技界的力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环保和标准是行业面临的两大痛点

北京鸿宝食品原料贸易公司董事长赵范洪分析了咸味香精香料行业目前面临的形势、问题。要看到,在行业平衡发展的同时,市场也面临激烈竞争。赵范洪说,国内销售收入排行前十的企业中,一半以上是由包括瑞士奇华顿、芬美意、美国国际香料(IFF)公司等在内的跨国企业在国内成立的子公司,市场竞争激烈。从国内来看,食品行业仍在增长,但利润增速在缓慢下降。在这种趋势下,必然会挤压作为供应商的香精香料公司的价格和利润空间。香精香料公司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提供更具性价比的特色产品、提高技术壁垒,势在必行。赵范洪说。

赵范洪分析指出,目前,咸味香精香料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环保和标准。从环保方面来讲,《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面实施,行业面临气味和水治理升级的压力逐年加大。除了环保,标准问题是咸味香精香料行业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赵范洪谈到,复合调味料是指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相应工艺加工而成的调味料。复合调味料可以直接应用于方便食品、肉制品加工、调理食品、休闲食品等食品生产中,以及餐饮、家庭菜肴的烹调和佐餐,在现代食品工业、餐饮业和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食品行业之一。但是目前复合调味料尚未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市场上的复合调味料大多执行的是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赵范洪建议,建立统一的复合调味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明确复合调味料产品的食品安全要求,实现复合调味料质量安全的标准化。

谈及咸味香精香料行业未来发展,赵范洪表示,要把握好餐饮业和素食这两个领域的机遇。他介绍说,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饮食行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互联网+和连锁餐饮对食品工业化、安全化的要求日益提高,给香精香料行业带来巨大机会。以鸿宝为例,餐饮行业客户销售额占比连续3年同比增长1倍。同样,对于咸味香精香料行业而言,在全球日渐兴起的素食领域也大有可为。

在咸味香精香料行业打拼25年的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福深则对行业发展面临的痛点进行了分析。邢福深表示,食品行业面临环保新常态。新实施的环保法,堪称史上最严环保法。污染防治重点增加,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污染等。环保税也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此外,社会对环保的关注度也急剧上升。春发集团25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在环保治理上,香精香料企业要未雨绸缪。企业要想活出最大尊严,就要自己做标准、立规矩。对于解决环保等这些咸味香精香料行业共性问题,邢福深说:要行业共同发力:一个人走,是会走得快,但大家一起走,才会走得久。

将食品气味归类入恶臭予以环保处罚有待商榷

气味强度高特征性强、执行法规存在冲突等,是行业常见问题。春发集团环保专员高维在会上分析说,一是生产加工过程中溢出的气体含有醇、醛、酸、酯、芳香族类型化合物、脂肪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挥发性大、分子的气味强度表征值大等特点,在一般工艺中很难全部去除。二是行业整体依旧欠缺治理经验。食品行业生产废气因为前期原料来源成分复杂,所以处理工艺非常复杂,行业内也没有比较成熟的、统一有效的处理经验。三是将无毒无害的食品气味,归类入恶臭值得商榷。参会专家认为,笼统的臭气浓度概念本身就是过时概念。且依据目前三点嗅袋式测定方法,恶臭的测定完全靠人员感官评判,测定结果受评价员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执法随意性强,滋生腐败空间。从当前来看,执法部门是依据《HJ/T55》进行取样,但各地执法人员对HJ/T55、HJ/T194、HJ/T691的解读和执行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因为食品气味来源复杂、无法确定具体成分,《导则》无法客观精确地反映恶臭浓度。

专家们还指出,根据国标规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位置的企业厂界恶臭浓度一律要求小于20(无量纲)值得商榷。在管理方面,美欧的一些常见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如,细化污染物来源、划分明确的工业区规划等。高维建议,不仅各企业要做好自己的环保工作,同时行业也要共同摸索经验。会上,相关企业还分享了自己全链条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源头减排从研发用料、生产工艺开始调整整体生产方案,降低后端治理压力;过程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尽量进行密闭,所有环节都要将废气引走,减少生产过程的气味停留;末端治理选择符合自身企业特点的硬件处理方案,保证治理有效。目前,其在网格化管理前提下,从产品研发、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实行全链条管控环保。出口排放值(无量纲)达到地方指标50%。

结构提升、产业转移是趋势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对这些咸味香精香料企业的心声感触颇深。孟素荷表示,价值观决定未来。未来食品企业要把好自己的价值观。在未来,能够影响到食品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有二,即食品安全与环保。其中,环保问题多年前就已有所显现。以前要GDP,如今要环保,在这种形势下,对于环保问题的解决,咸味香精行业早动手比晚动手好。孟素荷如是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在会上指出,我国食品行业正从吃饱、吃好,向吃出健康过渡。在这一过程中,色香味的享受,对于消费者来说十分重要。30年前开发的肉味香精香料,为我国食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这么多年过去了,咸味香精在食品领域多方面的应用已超出想像。孙宝国感受深刻。

孙宝国建议,从当前人们的饮食消费方式来看,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大中城中,80后、90后,甚至70后都不开伙做饭,这就为餐饮业提供了更多机遇,也对咸味香精行业提出了更深、更高的要求。他希望咸味香精行业在未来自身的发展中,多与餐饮业对接。同时,孙宝国提醒,咸味香精行业在发展中,要做好自己的事,要关注环保问题。咸味香精香料工厂的气味虽然复杂,但也有办法解决。此外,相关企业也要多与监管部门沟通,做一些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交流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长期从事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订和整合工作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王竹天表示,咸味香精行业最重要的是把好安全关。此外,也要多关注一些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则认为,环保是当前包括咸味香精香料行业在内的食品行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对于咸味香精香料行业而言,目前因气味频受查处的核心关键在于行业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王守伟建议,应由学会行业组织牵头,召开专题研讨会,集纳行业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科学办法,再上报相关部门。要用科学手段,平衡经济与环保的问题。王守伟如是认为。

孟素荷对于咸味香精香料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行业应有一个产品结构提升的空间。从近期方便食品的创新来看,营养健康将是未来方向。相关行业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对咸味香精香料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食品行业上山下乡,从沿海地区向资源丰富、水土辽阔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如天津春发在宁夏吴忠建厂,已是一种趋势。食品企业综合好水、电、气等生产成本及政策倾斜等多方因素后,部分企业应做好向中西部转移的预案。此外,孟素荷还建议,咸味香精香料行业要多领域融合,把握时代脉动。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