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白衣镇深化农村改革 激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8-24

  中国农村网四川巴中讯(马国君 记者 冯建国)近年来,平昌县白衣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农业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以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城乡统筹为目标,在特色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权制度改革、机制建设和工作统筹上狠下功夫,全镇农业农村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在产业发展上做“优”。立足镇域实际,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持传统农业优势的同时,着力特色产业发展。通过“支部+企业或专合组织+产业园基地+农户”的模式,按照“一村一品,多元融合”的原则,突出发展“六大特色产业+”,建成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种植业,为广大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探索了新途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镇初步建成花椒产业基地12个共计10000亩、莲藕基地2个共计1685亩、巴药基地5个共计3180亩、水产养殖基地7个共计2500亩、果蔬基地6个共计5176亩。


  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上做“强”。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导向,以回引创业为抓手,大力培养专业种养大户。通过支持和引导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户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家庭农场,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牵头,采取联办、合作的方式,发展标准化、生态化、专业化农业生产,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社。采用以强村带弱村及


  党员示范带动等模式,培育专业养殖大户16户,专业种植大户43户,专业种养殖合作社29个。


  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做“实”。以盘活土地经营权为核心,全面推进“八权一股”确权颁证工作,坚持“多权同确”,统筹确权颁证。


  全面完成“八权一股”确权登记,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52本、林权证3895本、集体土地所有权证3526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7本、农村房屋所有权证124本。积极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成规范化农村产权交易中心1个,各村配置信息员1名,两级产权交易网基本形成,对农地经营权流转、抵押登记等工作提供规范服务,全镇流转土地4万亩,全面盘活了土地资源。


  完成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管护权为核心,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方式,确定工程管理模式,共成立20个农民用水分会,成功改制201口山坪塘、6座小二型水库,充分用活了水资源。


  在机制建设上做“新”。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坚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大力招引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全面推进农产品市场化建设。建成花椒烘干房2个,与达县、江津五个企业签订花椒及莲藕销售合同,引进四川美日佳生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建成生物碳厂1个。同步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效益。建成蒿坪—天井—磴子、长岭—黄鹤—龙翔—云梯两条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环线,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增收。


  创新产业模式带动农民增收。探索走出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大户带动、自主发展种养殖业的“三带一自”的产业推进模式,带动全镇100余户农户从事特色产业生产,吸收长、短期打工人员2000余人,人均年收入1.1万元,许多贫困户在特色产业的发展中实现了脱贫致富。


  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带动农民增收。推广股权量化试点改革,将村内闲置集体土地及山坪塘进行量化入股到产业合作社,形成的收益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红。同时对经济条件差、无产业发展基础、劳动力较弱的贫困户,根据本人意愿,将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资金注入产业园,量化折股参与分红,实现持续增收。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