埝村的嬗变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5-02

  

  金北社,银镇基,鸡蛋壳烂埝村,七十二条猪市巷,这些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便是人们对曾经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居住环境差的埝村最恰当不过的描述。2014年底澄城县埝村两委班子进行了换届,原村委会主任田文保当选为支部书记,宇翔汽贸公司经理王俊奇回乡担任了村委会主任,埝村的嬗变从这一刻开始了。

  村庄美起来了

  新班子所干的第一件事便是整治环境。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群众,历时两个多月,动用大型机械设备对村上的陈年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各巷道的三堆、临建进行了彻底清除;同时,配备了垃圾清运车、保洁员,建立了保洁长效机制,基本解决了垃圾围村、村民居住环境差问题。

  随后,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项目资金,对全村的巷道逐一实施了硬化、亮化、绿化;拓宽了雷埝路,在村干道铺设道牙,安装路灯、栽植绿化带。截至2017年底全村基本实现了巷道硬化、绿化、亮化全覆盖。

  俗话说:缺少了文化便缺少了底蕴,没有了水便没有了灵性。为此,埝村两委班子又把目光投在了美化文化上。村上在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下,斥资对村主干道两边及村部文化广场墙体进行了美化,刷写了符合村情的文化标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村范围内提倡新风尚,宣传新思想,营造新氛围。2017年,依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修复重建了休闲观光涝池一个、生态涝池两个,扩建了村民文化活动场所,使埝村真正成了有沟、有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村民富起来了

  环境好了,如何让群众富起来,又成了埝村两委班子面临的新课题。

  由于埝村地处石堡川灌区末稍,灌溉水源严重不足,农业基本靠天吃饭,村民农业发展普遍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收入整体低下。从2015年起,村两委开始动员引导群众扩大花椒、核桃、药材种植规模,先后建成了千亩核桃、千亩花椒基地;2016年动员群众发展黄花菜100亩。结合扶贫工作,2017年建成了占地面积150亩的金银花扶贫产业园区;成立了合众养羊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

  农业要发展,群众要致富,水源是关键。为了彻底解决水源问题,引导群众发展高效设施农业,2015年初,村两委班子主要干部多次与相关部门衔接,在县级部门及街道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机井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并成功出水。2017年,又完成了机井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利用国土局项目,完成了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下一步引导群众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奠定了基础。

  干群劲浑起来了

  村两委干部在抓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村民的素质教育。村上成立了自乐班,安装了健身器材,组织自乐班积极参与县文广局举办的各类文艺比赛,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文化节,让全体村民全面了解村两委会所做的工作,增强群众关心、关注、参与村上事务的意识,同时通过表彰好媳妇好公婆好公民致富能手等各类典型,在全体村民中产生火柴效应;举办道德讲堂,让村民们树立积极向上、向善、向好的人生观。这一桩桩、一件件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干群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干部干事创业劲更足了,村民参与村上发展的热情更高了,整盘棋活起来了。

  2018年,又到了村两委班子换届时,随着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产生连任,他们将带领新一届两委班子,怀着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承载着全体村民的共同梦想,在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再一次扬帆起航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