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达人进村教农村娃画家乡 给乡村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8-29

  文艺达人进村教孩子们画家乡;羌绣传承人教农村妇女刺绣,帮助她们获得谋生技能……不一样的文化志愿者给乡村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今年3月,四川省招募的30名2017年“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者以及70名四川省2017年“阳光工程”乡村少年宫辅导员已正式上岗。文化志愿者帮村作为全省千村文化扶贫行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四川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他们的工作开展情况如何?为当地群众带来怎样不一样的服务?记者近日走进部分地区进行了探访。


  8月17日,叙永县水尾镇西溪村小学,农村文化志愿者宋海开始给留守乡村的孩子们上美术课。“画得好。线条勾勒得清晰,色彩的程度也刚好。公路两旁的花画得特别漂亮。”看到8岁的陈语婷第一次画的乡村公路,宋海摸摸她的头连连夸赞。

  在农村长大的宋海今年53岁,是叙永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城里的孩子暑假都会上各种兴趣班,充实暑期生活,但是农村的孩子没有这个条件。”他决定利用暑假,免费在西溪村小学办10天的绘画培训班,给孩子们打下初步的绘画基础。“我以前自学画画,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苦,所以总想找机会多帮助农村的学生。”

  早上7点,宋海准时从家里出发,开车前往西溪。车上装着叙永县文化馆出资给学生购买的画笔、颜料、纸张等学习器材。由于在城里还有工作,宋海需要开车在县城和西溪之间往返。

  在狭窄的盘山路上奔波了一个半小时,宋海到达了西溪村,这里距叙永县城59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这是一个贫困村,村小只有两间教室,教学设施比较简陋,操场是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小院坝。全校26名学生,2名教师,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宋海的车一停稳,等候多时的孩子们热情地上来把学习器材搬到教室。

  站在西溪村小学往山下望去,只见整个村庄被群山环绕,村前层层叠叠的梯田线条如大山的“指纹”。烈日下,山涧的溪流、瀑布、村庄、梯田与树木点缀在云海之间,如幔如纱、虚虚实实。“西溪漂亮吧,这十天我要带着村里的学生把西溪的美画出来。”宋海说。

  开班第一课,宋海先教学生画一条西溪的乡村公路。他一边画着天空、公路、田地、树木,一边启发学生想象还能添上哪些东西。由于画的是每天都能看见的家乡,学生们学得非常快。一个小时的课程结束时,学生们都能交上一幅像模像样的画。有的学生添上了自己的创意。比如陈语婷在路边画了一些花,赖诗柔在天空中画了一个太阳。

  近年来,西溪村大多数壮年村民外出务工,学龄孩子有的跟随父母外出,有的去县城和镇上读书,留在村里的孩子已经很少了,加上住家之间相隔较远,串门玩耍非常不方便。“上个月村委会想搞个文艺活动,把孩子们聚在一起热闹一下,但没有文艺人才带动,最后不了了之。”西溪村村委会主任辜远满说,所以这次有文化志愿者来办暑期美术培训班,学生们都非常高兴,还住在村里的学生全部都来了。

  “过去专业演出队伍来演一两场就走了、高水平老师上一节课就离开了,农民不解渴。”辜远满说,现在有了文化志愿者,经常来村里搞文化培训,播下了文化的“种子”,让村里有了更多的文化氛围。“上个月另一名文化志愿者胡宇来村里搞了一周的唱歌培训,家长们反映很好,有的家长还问我什么时候在村里搞个晚会,想让孩子上台秀一把呢。”

  不知不觉中,第一天的课程结束了,孩子们都感觉还没有画够,纷纷问宋海第二天画什么。宋海感到很欣慰。他说,小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水平都超出了想象。除了画画,宋海还会拉二胡、吹笛子,是个文艺达人。他打算以后再进村办笛子培训班,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