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流产沙门氏菌病(二)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7-01

  六、马流沙门氏菌的发病特征?——幼驹     

  (1)弱胎,幼驹发育不全;

  (2)新生驹出生后发生关节炎、脓肿、败血症、腹泻;

  (3)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死亡率的大小与防治措施等条件有关,严重病例达10-30%的死亡,部分转为慢性而成为带菌者。

  七、马流产沙门氏菌的发病特征?——公畜

  (1)公畜往往不表现症状,可能存在睾丸炎、四肢局部肿胀;

  (2)精液可长期带菌。

  八、马流产沙门氏菌怎样造成马的流产?

  通常通过消化道感染(食入)或生殖道传播(通过交配或人工授精将带菌精液引入)。怀孕前期,由于母体有胎盘屏障,细菌无法感染胎儿,但中后期由于孕畜激素水平变化、压力改变,造成天然免疫功能丧失,细菌可短时间突破血胎屏障,这也是造成怀孕马7-10个月集中流产的主要原因。

  九、马流产沙门氏菌的危害?

  (1)具有慢性传染性;

  (2)最初是隐性感染,可在几个月内蔓延至全场;

  (3)一旦传入饲养场,造成流产率逐年升高(可达80%);

  (4)发生马流产沙门氏菌感染的场不能清除病原菌,会造成不可估量的连年损失。

  十、马流产沙门氏菌病有季节性吗?

  该病全年都可发生,大多数表现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性。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在马群中流行,在放牧驴群也有发生;随着集约化养殖及规模化养殖方式,马、驴均可发生,主要导致怀孕中后期(7-10个月)孕畜发生流产,无明显季节性。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yw/nszd/xlgl/202406/t20240628_25318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