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回不去的村庄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5-25
[投诉]
乡愁:回不去的村庄
投诉人;杨茶生
各新闻媒体:
    站在自家的门前,眺望,静静的村庄,田野的荒凉。一阵微风掠过,山头的树枝在频频点头,似乎是在欢迎我们回家。
    乡愁油然而生——
    老家毛塘是我的出生地。
    这里是分宜县湖泽镇汉塘村毛塘村民小组。毛塘原本 一个自然村落,我们的祖辈就住在这里,我们兄妹大多都是这里出生的,这里是我们的老家。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里却成了我们回不去的村庄。
    权源:这里的田、土、山都是我们的。
    1824年(道光二十四年)2月,祖上在丁世村买下的田、土、山(见江西官契)。土改后,1953年1月,我们家领到了土地房屋所有证。1962年合作社,我们家田地山林仍在名下。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落实承包责任制,权属均未发变更。
    1990年2月,我们的奶奶离世后,老家房子一直空着。但不知何故,我们家的田地山林被邻近的村民小组霸占了。
    2000年,我父亲杨发祥退休回到老家,发现我们家约700亩山林田地已被他人侵占。从此我们的家人为此开始维权,直到今天。
    维权:倾尽心血,但至今未落实。
    为了托起祖辈们留下的恩惠,流失我们对家的留恋。我们寻求维权,多次反映实情,均被搪塞。
    2005年6月,父亲去世,2011年4月,母亲也走了。这个时候,应该是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发声了,否则,我们家的山林田地岂不是无人问津了。
    争议:非转农及面积的多少。
    我们向上级领导反映过后,领导很重视,但没有被落实。
    从会议纪要来看,愿意落实我们的诉求,可是村支书的话一发,竟然成了上锋命令,大领导也随即附和,这是没道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现行户籍政策,允许非转农,但办理起来很麻烦。同时,我们家的山林田地 700亩还是400亩的争议,是不存在的,重新丈理就是最好的办法。
    法律接点:我们就此事宜,专门咨询了法律专家。一致认同我们的观点:权源明晰,权利人尤其是奶奶严国英于1990年2月才过世,责任制已经执行多年。从继承法角度来谈,我们也是有继承权的。
    2007年林改时,却给了他人。该林权证其实无效。张小生、刘长生、张洪生、张水清等人的林权证,注明生效日期为2023年7月1日就是最好的解释。
    法律专家还表示:现在我们只要征得10名以上村民的表示愿意接受我们回家,实际上情况反映上就有三十多名村民愿意并签了字,表示愿意接受并证明了我们的权源问题。这样我们的诉求就应当到到保护。
    我们的呼声:这是我们对家的思念,我们要回家,我们应该要回属于我们的山林田地,这是公平与正义的呼喊!
 
    值此,希望各级领导与新闻媒体予以高度关注,并给予帮助,支持我们的维权行动。(调研员潘少雄,信息员:黄小军)
 
                                                                                                                                                             村民:杨茶生
 
2017年10月25日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