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扶贫到“院” 让“病汉”生活有奔头 -中国农村网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6-05

  新华社哈尔滨5月31日电题:扶贫到院 让病汉生活有奔头

  看着满院子的散养鸡,听着母猪揣崽儿的哼哼声,62岁的施洪森从心底里觉着踏实。想起一年多前和老伴愁坐病床的光景,他自己也不相信这足不出院,也能脱贫奔小康。

  记者日前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合兴村采访时了解到,施洪森患有心脑血管病,老伴患有精神类疾病。平时老两口都是互相看护,谁也离不开自家院子。2017年5月,同江市口岸办的扶贫工作队给他家送来两头母猪、100多只鸡雏,让他搞庭院养殖。施洪森不敢接,这都是国家给的扶贫项目,养不活,养不好,咋整?

  口岸办主任杜烨对施洪森说:你们老两口出不了家门儿,种的玉米也卖不了几个钱,不如拿来喂这些家禽家畜,多上心搞绿色养殖,将来这猪和鸡肯定能卖上价钱。看到施洪森还犹豫不决,杜烨又说:你问咱口岸办是干啥的?我告诉你,咱口岸办能通过互联网,把你养的农家猪、鸡都销出去。到时候,看谁还能说你是个病汉。

  听到杜烨这番掏心窝子的话,施洪森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不仅要干,还要干出样子。打那时起,他每天一早就起床,给猪和鸡拌食、喂食,照顾得很是勤快。有一段时间,母猪不愿吃食,急坏了施洪森。他突然想到工作队的沈继明好像是学兽医出身,便试探性地打去电话,他来了之后给母猪看病、治疗,没过多久,母猪就恢复过来了。

  一年多过去了,施洪森家的两头母猪先后产仔17头小猪,100多只鸡雏也养成生态散养鸡,他眼见着自己的生活正在发生变化。压力减轻,精神头也好,日子真是亮堂起来了。口岸办还帮着把家中小猪上架到同江市电商平台两国e城,已经开始预售了。施洪森说。

  变化不仅在农业生产上。工作队还与住建部门积极沟通,将施洪森老两口居住多年的C级危房完成改造,告别了夏季漏雨,冬季透风的尴尬。夫妻俩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看病吃药只需自付10%的费用。沈继明也隔三岔五就到施洪森家中指导养殖,给他吃上定心丸。

  鼓励贫困户利用自家房前屋后小菜园种植绿色、有机杂粮和蔬菜,给每一户量身定做种植地图,同江市口岸办依托互联网+庭院经济帮扶模式,春天送种子、畜禽幼仔,中途监测种养情况,秋天再策划到网上卖,不仅输血,更注重造血。咱现在也知道咋把东西卖上网了。脑子活分了,渐渐有了这个思维,是一笔更大的财富。施洪森说。

  一年多来,同江市口岸办帮着合兴村的贫困户已在电商平台销售杂粮3000多斤,带动这里的45户贫困户年均增收超过3000元。工作队还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我为老乡卖特产帮扶活动,农户们自制的豆角丝、土豆干和畜禽肉品,成了城里人争相购买的农家菜儿。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