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江津味稻”品牌响 高产优质效益好

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9-19

  

  “示范片平均亩产635.33公斤,比当地近三年平均亩产425公斤,增产210.33公斤。”近日,第5批重庆市专家服务团“基层出题”项目专家团队(简称专家服务团)在江津区四屏镇的500亩“江津味稻”优质水稻示范项目,通过专家组田间测产验收。

  在位于四面山深处、海拔960米左右的四屏镇旺龙村,一块块月牙形水稻田里,“江津味稻”秆青叶绿谷黄,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专家组随机抽取3块代表性田块,人工挖方收割实收测产,测得3个田块分别亩产583.87公斤、702.69公斤、619.43公斤,整个示范片平均亩产635.33公斤。

  “专家推荐的‘神农优228’稻谷品种好,产量高,米好吃。”旺龙村一社的李丹华告诉记者,在专家服务团的指导下,今年他家7亩田采用旱育秧人工移栽,亩用稻种0.6公斤、栽插密度9000窝/亩,全程按有机方式种植“神农优228”水稻,收获8000多斤稻谷,比去年多收了1000多斤。“不只增产,关键是大家都觉得米好吃,今年稻谷肯定多卖钱呐!”李丹华话语中满是兴奋和期冀。

  专家服务团团长、长期从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农艺师李英介绍,市农科院选育的“神农优228”是在首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中获得金奖的杂交稻品种,专家服务团根据四屏镇的自然资源禀赋,在旺龙村开展500亩高山优质水稻(神农优228)绿色轻简化高产栽培示范项目,进行优质稻品种推广、低镉稻作技术、无人机植保技术集成示范,以及优质水稻现代管理技术培训,全力打造“江津味稻”品牌。同时,进行适宜丘陵山区的小型智能农机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四屏镇有紧邻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的优势,下一步,我们还将与油菜产业技术创新团队一起,共同打造稻油轮作、农旅融合新模式。”李英表示。

  记者注意到,正值秋收的旺龙村,层层梯田翻起金色稻浪,村民们有的挥镰割稻,有的搬运脱粒,有的用手扶式、乘驾式小型农机快速收获,而一台正在梯田灵活行走、自如转向、忙碌爬坡的遥控“新能源梯田稻麦收割机”格外引人注目。“看这机器不大,可它效率很高!我的7亩稻田,半天就收割完了,比以往请人打谷每亩要节约三四百元,算下来划算多了!”李丹华兴奋地说,“而且,这台收割机可以遥控,操作起来很轻松。”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成介绍,这款新能源收割机没有“续航焦虑”,遥控操作实现了农机手与收割机“人机分离”作业,增强了安全度与舒适度。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409/t20240918_136386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