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中学带活一个山区小镇——安徽六安市毛坦厂镇采访记 -中国农村网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6-27

  来毛中(毛坦厂中学)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

  去年高考没考上,是家里托人安排到这里来的。

  我拿出一年的时间去拼搏努力,给自己未来几十年的人生一个交代,有什么不好!

  为什么来毛中?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高三的鲍强、胡军、熊兰兰回答得很是认真,话语中不时透出临考前的一丝丝兴奋。三个孩子都是去年高考落榜后,从外地来到毛坦厂中学复读的。

  6月4日晚,还有50多个小时就要走进考场的他们,虽然已经停课,还是相约来到学校进行最后的冲刺温习。23点左右,他们又相约来到学校门口,跟其他陪读的家长和同学一样,放起当地传统的许愿灯(孔明灯),预祝自己能金榜题名。

  

  高三学生放起许愿灯预祝自己金榜题名

  毛坦厂中学,一所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超级中学,由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高考补习中心组成,连续多年延续着高达90%升学率的高考神话。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和《高考》播出后,毛坦厂中学更是名声大噪。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神话般的升学率吸引了很多农村家庭蜂拥而至。安徽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本是一个三面环山的普通农业乡镇,近年来伴随着毛坦厂镇中学的声名鹊起,也变得备受关注,走上了从农业为主向教育产业延伸发展的转型之路。

  高考前夕,记者来到这个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小镇,通过走访当地群众,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毛坦厂。

  

  农家子弟在这里改变人生

  每年的6月5日,是毛坦厂镇一年中最为盛大而热闹的日子。送考节这个独具特色的节日,不但受到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且吸引了境外各大媒体的目光。早上7点不到,毛坦厂中学北门的近500米的马路两旁,挂满了各种励志的红色条幅,站满了拿着加油小旗、举起手机拍照的家长。许多家长穿上西装、旗袍,盛装出席这场盛会。早上8点8分,伴随着第一辆载满学生的大巴车缓缓驶出学校,去往六安市让考生熟悉考场。送考人群顿时沸腾,送考节场面被推向高潮。

  

  毛坦厂镇万人送考场面

  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才不来这里呢。我原先开的服装店生意还算不错,每年都有个20多万元进账吧。来到这里,不但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每天还得照顾孩子起居,光花钱不挣钱,一家老小的开支全落在他爸肩上了。39岁的陪读妈妈马荣向记者抱怨。

  来自阜阳的马荣,一年前因为儿子张帅来毛坦厂中学复读,关掉了自己的店铺,做起了全职陪读妈妈。一个学期1.9万元的房租,加上家里的其他开销全靠丈夫开出租车的收入。

  对于所有来毛坦厂陪读的家长来说,三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马荣也不例外。每天5点钟起床做早饭,侍候儿子张帅5点50前吃完去学校;早上8点到9点前,去学校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回来打扫收拾房间后休息一下,10点40开始准备午饭,11点30前备好,期间要考虑到儿子回来的时间,太热的汤饭不能吃,要提前弄凉了,回来就能吃才行,张帅差不多11点45分到家,吃饭只有10多分钟时间,中午12点之前要赶回学校;下午4点开始准备晚饭,张帅5点5分放学,5点30分前要吃完赶回学校;学校晚上10点30分放学,有时马荣还要准备夜宵让儿子到家吃一口,吃完还要复习一个小时功课差不多12点后才睡觉每天都这样,感觉孩子太辛苦了。马荣说。

  

  毛中附近的菜市场

  我觉得不辛苦。如果能考上一本我就走,如果考不上大不了再复读一年,来年再战呗。对于高考,张帅持比较乐观的态度。马荣却有些无奈,你要复读是你的事,再来一年,我可不来了,到时候叫你爸来陪你好了!

  复读期间,对于孩子来说也许是一种磨炼,而对于家长们来讲,一年或三年的陪读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奉献。

  有人说,毛坦厂是个浓缩社会,每个人的贫富辛酸一望便知。有80多岁的陪读老人,也有挤在住了20多户四合院的陪读家庭,他们有的同时带着上小学的孩子,一边打工还要一边维持生计。一些陪读家长在旗袍店挑选寓意旗开得胜的旗袍时,另一些家长却要在高瓦数日光灯的光线下,踩着缝纫机。街上适合陪读家长的短期招工小广告随处可见。

  

  镇上的衣帽加工厂内

  每天下午2点到4点间,是马荣比较清闲的时间。除了洗洗衣服打扫卫生,跟丈夫视频,说一下这几天的生活琐事,也会跟租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张丽珍、徐秀苗聊聊天。与马荣不同,年过六旬的张丽珍、徐秀苗过的是陪读奶奶的生活,张丽珍家的孙子上高二,徐秀苗家的孙子今年参加高考。陪读一年来,马荣和张丽珍、徐秀苗两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其实,这一年相处下来,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平时里里外外也有个相互照应,现在要分别了,感觉有点依依不舍,以后可能很难再见面了。希望老徐家的孙子今年高考顺利吧。马荣说。

  为了节省开销,送考的前一天,徐秀苗就收拾打包好了行李,跟房东结清了房租,与另外两家人寒暄话别,并祝愿孩子们高考都能考个好大学,大人们能早点结束这陪读生活。

  近年来,毛坦厂中学的教育模式备受争议,都学成那样了还上什么一本;另一部分人则把这里捧为追逐梦想的天堂,因为一年三本,两年985的神话确实存在。

  对于曾经的我来说,它是一个好学校。毛坦厂中学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徐鹏,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某位网友曾这样说:去了毛坦厂,周围都是农村孩子,他们读书真的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父母的命运,和梦想相比,复读的苦真是微不足道。

  

  某高三学生的日常时间表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对于毛坦厂中学,我无论如何做不出任何嘲讽的事情。我们不一定完全认同这里涉及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等,但是我愿意用温情去面对毛坦厂中学。我祝福这些普通的家庭。

  有人说,高考制度本身是以公平为导向,体现的是唯才是举,是不看老子不看面子不看票子只看卷子,不拼爹不拼娘不拼关系只拼分数的。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每一位学子都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努力、竞争。

  连续多年的高升学率,对于这些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性。毛坦厂中学80%的生源来自农村,目前学生总数为2.1万余人,其中农村学生数为1.68万人。不同于外界对毛中教育方式的诟病,家长们普遍都对毛中的教学管理很满意。

  采访过程中,毛坦厂中学相关负责人说:每年高考前媒体都在热炒毛坦厂中学送考节,这是我们并不提倡的。我们希望媒体多宣传毛中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也希望有更多农民家庭学生走进大学校园。

  当上万名农家子弟怀揣着青春与梦想走进毛坦厂中学,就有同等数量的家长来到毛坦厂镇陪读,这背后寄托的是一个又一个普通家庭改变命运的梦想,这可能已经是他们基于现实的最好途径。中国教育的现状与农村传统家庭对鱼跃龙门的渴望,被典型地浓缩于此。

  

  带动一个乡镇经济的转型发展

  从早上5点到晚上11点,每天都要给孩子做四顿饭,有时候也做三顿,有一顿饭在学校附近的餐馆随便买点小吃应付一下。70岁的张大妈说。

  张大妈是淮北人,去年九月份来到毛坦厂镇陪孙子读书。每天除了做饭洗衣服,还要照顾孙子的日常起居。在张大妈看来,马上升入高三的孙子刘一乐还算争气,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上一本应该不成问题。为了进一步挖掘孙子的潜力,张大妈还为孙子报了尖子辅导班,每天晚上10点半放学后,刘一乐都要到辅导班再学习一个多小时。回到租住的房子差不多已是夜里12点左右。

  以前孩子的母亲也曾来陪读过,住了差不多两三个月,后来因为工作太忙还是回去了。张大妈告诉记者,一年下来,光租房子就得花费8000多元,加上祖孙俩的生活等开销差不多总共要1.5万元。

  在毛坦厂镇,一所超级中学的背后实际是几万个家庭,并由此带动了当地乡镇的经济发展,房屋租赁、教辅、餐饮,甚至淘宝代购等一系列产业快速发展。

  

  学生托管广告

  在很多外地人看来,毛坦厂镇上活得最惬意的是那些家离中学近的本地人,你随便出租一间房子,一年下来还不得个万把块钱收入?玉龙饭店的方老板告诉记者,来毛坦厂中学复读的人群,租赁普通的房子都得8000元以上,好一点的可以提供陪读,除了每天洗衣服做饭,还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饭都可以送到学校去,加起来差不多得3万元一年,就连电动车也有出租的,每学期200元,押金另付。老方原先跟妻子在江苏做室内装修生意。两年前,听说毛坦厂老家的生意比较好做,加上方便照顾孩子等原因,回到家乡做起了餐馆生意。这两年,老方又把家里拆迁来的6套房陆续卖出了4套,剩下一套自住,一套对外出租。

  距离毛坦厂中学东门大概两公里处的某状元酒店,针对外地来此复读的学生家庭专门推出了学生全托房服务。酒店其中一层有40多个单间,出租给复读学生,每天提供3餐,早饭可以送到学校食堂,酒店内有专门的服务员负责帮学生洗衣服打扫卫生。每间客房对外价格是3.2万元一个学期。这样的全托酒店在镇上不止一家,生意都很好。

  

  学生全托房酒店内

  在小镇上做生意的人当中,卖服装的羡慕开餐馆的,摆摊儿离校门远的羡慕离得近的,离得近的羡慕有门面的,有门面的又羡慕有出租房的。最终,小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国内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实现完美接轨:做再大的生意,不如在学校附近有块儿自己的地儿。像老何这样,既有房子对外出租,又做着自己的餐馆生意,悠闲赚大钱的人,在小镇上并不鲜见。

  距离毛坦厂中学北门大概3公里处的车站,每天发往六安等地的车大概几十班。在客车上最显眼的位置,往往贴有小镇上各种出租房信息及专业学生托管联系电话。小镇上,关于租赁及学生托管的广告更是比比皆是。学校北门的出租房,最便宜的租金一年大约四五千,最贵的达到两万多元。在毛中门前学府路上的店铺价值也从几年前的8万元涨到了现在的近50万元。在别的镇子,一年最多也就四五千元。

  这两天因为天气热了,中午和下午时候凉面的生意最好。每碗5元钱,一天差不多能卖个五六十碗出去。小吃店的徐大妈说。

  在毛坦厂镇,几乎所有的店铺,都没有自己的营业时间,一切似乎都是以学校的铃声为准。早上7点多,中午12点多和晚上10点半后,是商贩们最繁忙的时间。尤其是餐饮摊儿,手快了就能多挣个三五十元到百八十元不等,手慢了就只能望洋兴叹。

  

  学校门口的小吃摊

  前两年,因为旗开得胜的高考寓意,镇上的旗袍店生意好了起来;因为枣粽谐音早中,卖粽子的生意好了起来,就连毛中北门口的百年大树,也成了学生家长求得心理安慰的跪拜对象,由此,香火越来越旺跟着毛中发大财,是近些年镇上所有居民所遵循的潜规则。

  我家是镇上做旗袍生意最早的,也是最专业的。前两年比较好做,现在旗袍店多了,生意也没那么好了。旗袍店老板高清早些年在北京做旗袍订制加工,后来回到镇上开起了第一家旗袍店,生意从前两年的踏破门槛,到如今的不温不火,说起这些颇有些无奈,现在镇上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批人,有乞讨的,卖艺的,还有来搞什么募捐公益的仿佛一夜之间冒出来似的。

  在毛坦厂中学附近,近10家淘宝店零星分布,店铺里专门多设了几台电脑供代购用。学生们只需要选好东西,多付5块钱代购费,剩下的,从网络支付到代收快递,老板提供一条龙服务。

  

  

  晚上11点后,学校门口网购店生意依然火爆

  90后的何元和薛丽,看准了学校附近的网上代购生意,几年前就在学校东门开了一家书店和网购店,每天晚上11点左右是生意最火爆的时候。现在高三的学生要走了,每天的生意至少少了一半。高三学生在的时候,每天至少有五六十单吧。薛丽告诉记者。

  每年来镇上采访高考的不光你们这些媒体,还有国外来的,像韩国的,日本的,都有。采访完了还有小礼物送,你们没有吧?何元一边把教辅资料从店里搬到店外,一边跟记者聊天,人家日本人会做生意,去年采访完还送了我一个小钱包呢。

  如果不是毛中的发展带动,我们这里就是一个贫穷的山区小镇。镇政府工作人员说。教育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每年该镇都把教育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教育也理所当然地对当地经济作出了贡献。据统计,毛坦厂镇财政收入90%来自教育及相关产业。

  如今的毛坦厂镇,3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住了约5万人口,3万人是外地人。其中1万多人是全国各地赶来做生意的外地人,他们和另外1万多陪读家长一样,环绕在这所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中学周围,形成了一处独特的陪读经济。

  毛坦厂现象引发的思考

  思考一:乡村振兴有多种实现路径。实施乡村振兴,就要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多方面的振兴。各地实施乡村振兴中也要做到因地制宜,没有任何一个乡村振兴途径放之四海而皆准。以毛坦厂镇为例,近年在向教育产业延伸发展道路上,完全是以市场为主导,尊重了市场规律,形成了独特的小镇发展模式。由此可见,实现乡村振兴有多种路径的选择,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才是关键。

  思考二:贫困地区农民如何脱贫。曾经的毛坦厂镇居民还是以传统农业、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途径,一段时期内乡镇机构发工资都成了问题。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为毛坦厂中学高升学率的知名度,吸引了大批来复读的学生,带来了一大批陪读家庭入住当地。全镇围绕毛中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全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如今毛坦厂镇通过特殊的教育经济形态,让房屋租赁、教辅、餐饮,甚至淘宝代购等一系列产业得到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不但有效解决了财政收入等问题,而且为当地的贫困户提供了多种脱贫致富的途径。

  思考三:农村教育资源的集聚。乡村发展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当前,有学上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上好学学得好是迫切要求。要解决上述问题,毛坦厂镇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法,在留住和吸引优秀师资上下血本,从发展前景、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方面下手,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让更多更好的师资流向乡村学校,让农村的孩子不但有学上,而且还能上好学学得好。

  

  毛坦厂中学北门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