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养殖防逃与防病实战指南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4-16

牛蛙养殖讲究“守得住、养得活”,防逃与防病这两道关,直接决定养殖效益。今天,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来跟大家聊一聊。

牛蛙养殖防逃与防病实战指南

防逃:构建立体防护网

牛蛙后腿爆发力惊人,能轻松跃过 1.2 米障碍。养殖户需架设双层防护:外层用孔径 1 厘米的钢丝网,高度不低于 1.5 米;内层加装 50 厘米高透明防逃板,形成视觉屏障。日常巡查要重点检查围网地基 —— 牛蛙常从缝隙掘洞逃逸,雨后更需加固松动处。

防病:切断病原传播链

腐皮病、红腿病等常见病害多源于水质恶化。牛蛙养殖可依生长周期实施 “三阶段防控”:蝌蚪期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杀灭底泥病菌;幼蛙期每周投喂添加三黄粉的药饵,提升免疫力;成蛙期重点监测水质,一旦氨氮超标立即换水,从源头阻断病菌滋生。

尾水处理:被忽视的健康防线

牛蛙蜕皮层叠、残饵腐败易致水体发臭,滋生弧菌等致病菌。可以采用“生物膜 + 植物浮床”组合技术:水面种植水葫芦吸附氨氮,池壁铺设生物膜降解蛋白质,处理后的尾水可循环利用。

随着《牛蛙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落地,养殖需更注重细节。从围网缝隙到水体指标,每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都是通向高效养殖的必经之路。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