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鲥鱼:从贡品级美味到消失的传奇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5-07

长江浩浩荡荡,曾孕育出无数珍贵水产,其中“长江三鲜”之一的鲥鱼,以鲜嫩滋味名动天下。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告诉大家,这种跨盐度洄游的鱼类,游动迅疾如箭,离水即断气,且极易腐坏,注定了其捕获后的短暂赏味期。

长江鲥鱼:从贡品级美味到消失的传奇

明清两代,鲥鱼因风味绝佳被奉为皇家贡品。明朝时,鲜活鲥鱼经京杭大运河运输进京,船舱堆满冰块仍难阻其变质,即便送达时已散发异味,御厨仍需用葱姜香料精心烹制。到了清初,皇室难以忍受腐坏的鲥鱼,改以快马驿站接力运送,三十里一换马,日夜兼程。如此劳民伤财的运输,最终在康熙年间被下令废止。

然而,昔日鲥鱼如今却难觅踪迹。因过度捕捞,长江鲥鱼野生种群在20世纪80年代末近乎绝迹。巅峰时期年捕捞量可达1.5万公斤,到后来渔民数月难见一尾。如今市场上售卖的“鲥鱼”,实则多为美洲西鲱或东南亚引进品种。

2021年起,长江开启十年禁渔计划,人工增殖放流珍稀鱼类。同为“三鲜”的刀鱼,在保护措施下野生资源已现恢复迹象,人工养殖也取得突破。长江生态正逐渐休养生息,或许未来某天,鲥鱼能重现江涛之中,让这份失传的鲜美重归餐桌。守护长江,就是守护这些承载着历史与美味的珍贵生命。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