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赋能种业:法律护航粮食安全“芯片”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5-20

种业是农业的 “芯片”,种子生产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然而,种子生产易受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风险影响,保障种业稳健发展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今天,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来讲讲,法律是怎么解决这种问题的。

保险赋能种业:法律护航粮食安全“芯片”

《种子法》第六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支持保险机构开展种子生产保险。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保险费补贴等措施,支持发展种业生产保险。

这条法规的出台意义深远。种子生产周期长、投入大,干旱、洪涝、病虫害等灾害,都可能让生产者遭受损失。保险机构开展种子生产保险,能够为生产者提供风险兜底。当灾害或市场不利因素出现时,保险理赔可帮助生产者弥补部分损失,减少经济压力,保障再生产能力。省级以上政府给予保险费补贴,更是减轻了生产者的保费负担,提高其参保积极性。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强调一下,通过国家支持与政府补贴双管齐下,《种子法》第六十六条切实为种业生产保驾护航,助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三农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