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夏方长换新光丨沙包生“金豆” 团场焕新颜

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时间:2025-08-04

  

   

  

  

  

  

  7月20日,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在三师五十四团全民健身中心回荡,来自山西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高肖肖利落地转身跳投,篮球划出一道弧线入筐。

  两年前初到五十四团时,沙漠边缘的孤寂和荒凉让高肖肖时常想家,如今服务期满,他却递交了服务延期申请。“刚来时,连个活动的地方都难找。”高肖肖指着崭新的球场告诉记者,“现在团场发展日新月异,变得越来越好了。”五十四团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留住了高肖肖的心?事情还得从油莎豆说起。

  记者一行来到五十四团三连职工岳刚承包的油莎豆田,只见绿油油的油莎豆苗如厚厚的地毯,在沙漠边缘铺展开来,与金黄的沙丘形成鲜明对比。

  “这4000亩油莎豆,是我们的希望。”岳刚向记者介绍,以前这片地全是沙包,近年来,五十四团将油莎豆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油莎豆全产业链。

  “头一年平均亩产不到300公斤。”岳刚说,“沙漠里种庄稼,能有收成就算一个好的开始。”后来,善于学习的岳刚不断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如今,他种植的油莎豆产量总比别人高出一截。

  与团场发展同频,岳刚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领办的两家合作社稳步运行,开办的农资店立足于服务周边职工群众,通过网络直播更是把团场农产品卖到了全国。“自己富不算啥,要带着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岳刚说,目前,五十四团油莎豆亩产从200公斤提升至500公斤,亩均纯收益达1570元。

  农业根基稳固了,工业脉搏随之强劲跳动。

  走进位于五十四团油莎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新疆启源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上,洗瓶、灌装等工序有条不紊地快速运转。

  “现在这套生产设备,开足马力一天能产出2吨啤酒,眼瞅着就供不应求了。”该公司总经理王瑞话语里透着兴奋和紧迫,“二期项目年底建成,争取明年夏天投产,目标年产1万吨啤酒。”

  小小啤酒厂,酿出的不仅是一杯杯美酒,更是整个团场产业壮大、经济腾飞的希望与底气。

  “没有产业,团场经济难以持续发展。”五十四团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李万勋说,“油莎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6个项目,年产值1.5亿元,在建5个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产业园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

  在农业与工业“双轮驱动”下,五十四团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改变。2021年初,当五十四团第一条商业街落成时,二连职工田少龙的“惠儿小厨”便在这里挂起了招牌。

  “当初开店办理一些证件,要专门跑一趟几十公里外的莎车县,来回得折腾一天,费时又费力。”田少龙语气里满是感慨,“如今不出团场,基本啥都能办,基础设施也跟上了,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这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日子有奔头,幸福感自然就来了!”望着商业街连成一片的灯火,田少龙脸上满是笑容。(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军权 孙永杰 通讯员 高磊 常芬)

  

  


原文链接:http://nyj.xjbt.gov.cn/c/2025-07-28/84275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