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随人一起搬 青山绿水富村民 -中国农村网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7-24

  新华社南宁7月19日电 题:寨子随人一起搬 青山绿水富村民

  年近半百的苗族村民韦院金没想到,有一天能够带着房子一起搬出深山,住了几十年的木楼成为旅游景点的组成部分,自己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记者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新国村看到,村民正在复原重建从苗族山寨拆解后运来的吊脚楼,十几栋木楼已立起来,长廊、牌坊、广场和舞台等也在建设中。在一片片稻田和延绵的树林间,新建的梦呜苗寨逐渐成形,旁边就是双龙沟4A级景区,古色古香的苗族干栏建筑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仿佛一幅田园风景画。

  韦院金家的吊脚楼就在稻田边上,已经建好入住。韦院金在复原重建老房子的工地上忙着,他的母亲在家带孙子。老人说:房子还是原来的房子,但这里交通方便,各方面条件都好多了。

  韦院金家人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他们的生活也成了景区的一部分。游客在双龙沟游过了山水,往往会来到梦呜苗寨,在村民家里打油茶、吃农家饭,体验一下原生态的乡村生活,村民们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韦院金的老家在黔桂交界处,是距离县城147公里的一个偏远苗族山寨。今年春节后,韦院金和同村10多户村民一起,连人带房搬到了县城旁边的新国村,这些苗家吊脚楼先被拆解成木头木板运出来,在新村重新安装复原。

  韦院金告诉记者,老家交通不便,人多地少,村民基本靠外出务工为生,比较贫困。搬迁到这里之后,他和弟弟、弟媳在景区工作,每个月收入两三千元,也有田地可以耕种。每逢节日,他们穿上民族服装为游客表演民族歌舞,白天上班,晚上演出,收入比过去翻了几番。

  通过打造民族风情旅游项目,易地搬迁的群众依靠旅游扶贫走上了致富路,当地旅游形态也得到丰富。双龙沟景区还通过林地承包、土地入股等方式与当地村集体和村民合作,利用原始森林和水域等资源,开发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康养文化等多种旅游服务。景区负责人吴日红告诉记者,景区去年3月正式运营至今,游客接待量突破60万人次,同时接纳了140多人就业。

  地处桂北的融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县。当地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民族风情、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多种旅游形态。

  融水县副县长管丽文介绍,按照一个龙头景区带动一片生态旅游、带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全县实施旅游与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扶贫相结合的三结合工程,以及景区+贫困村、能人+贫困户、公司+农户、互联网(协会)+农户、旅游+金融扶持的五相加模式,旅游产业与扶贫攻坚协同推进。

  目前,融水县共打造了4个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推出苗族风情游、芦笙斗马节等活动,整合资金打造旅游扶贫示范点,走以旅扶贫以旅富民新路子。旅游业已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300多人脱贫。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