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听”、实地“察”,江西省纪委监委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掌握机关干部情况——“择人”重在平常时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11-15
原标题:“择人”重在平常时

  

   图为江西省纪委监委组织部调研人员与省纪委监委机关干部谈心。刘健 摄

   安排谈话、组织外调、查找安全隐患……10月9日这一天,对江西省纪委监委第五审查调查室牵头负责人李鹏云来说,紧张而又忙碌。在察看留置点情况时,他看得很细心:“安全是审查调查工作的生命线。前不久组织部的同志找我谈心时,着重提到这个问题。现在留置点上的每名同志都不敢懈怠。”

   与干部广泛开展谈心,是江西省纪委监委选对人用好人的基础工作。今年3月以来,委组织部组成6个组,采取日常谈心调研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地了解掌握干部情况,精准“画像”,汇总建立干部综合表现信息档案,为省纪委常委会科学选人用人提供支撑。

   李鹏云就是谈心调研的对象之一。据介绍,此次谈心调研累计谈话459人,其中厅级干部48人,处级干部229人,科级以下干部182人,实现了委机关和派驻机构干部谈心调研全覆盖。

   实地考察,“主动上门找干部”

   “原来只有在提拔考察、年底考核时,组织部门才会谈心谈话。”驻省司法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丁妙云说,“没想到任职不到一年,组织部的同志就找上门与自己谈工作、谈建议、谈想法、谈打算,体现了浓浓的组织关怀。”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丁妙云和谈心调研组两名成员敞开心扉交流,不仅谈起在新岗位上的得失,谈与原来岗位的不同之处,而且还在点评自己所在的纪检监察组内其他同志的优缺点时,谈到具体的工作和事情。谈心调研组成员还问丁妙云,对个人发展方向有什么想法,对组织培养工作还有什么建议。

   “新一届省纪委常委会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不仅关注干部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还密切关注干部在平时的一贯作风。”江西省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郑志军介绍说,“这次谈心调研就是常委会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综合分析研判,提高选人用人的前瞻性、准确性和针对性而采取的一个举措,避免‘急用现找’。”

   郑志军告诉记者,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省纪委常委会态度鲜明,坚持“凭德才用干部、以实绩看德才”,优先提拔使用在艰苦岗位吃苦耐劳、贡献突出的优秀干部,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观念,荡涤比资历不比能力、争排位不讲贡献的习气,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上快车道,让熬年头、攒资历、等提拔的人丢掉幻想,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

   为做好这项工作,谈心调研分收集信息、了解印证、总结汇总三个步骤进行。

   “自己主动找组织谈话,怕被别人说闲话,这次组织主动找谈心,让我们打消了心中顾虑,放下了思想包袱。”不少同志在谈心调研后纷纷表示。

   不拘形式,沉下身子认真倾听

   “我提出的关于转隶后如何实现纪法贯通、法法衔接以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联合交叉办案等建议被领导采纳了。”向记者说起这次谈心调研的事情,江西省纪委监委第五执纪监督室负责人邢宏禄心中感慨颇多。

   邢宏禄告诉记者,没想到刚转隶到纪委监委,组织部门就找自己谈心谈话,既可以谈工作还可以提意见。他说,到省纪委监委机关工作后,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支党内纪律部队要求特别严。省纪委常委会倡导的“负责任、抓紧办、说真话”工作理念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组织主动上门谈心调研,让人倍感温暖,更让人畅所欲言。”邢宏禄感叹,“这样的谈心谈话不涉及干部提拔、年度考核等内容,谈心调研组不踩‘刹车’,提出‘两个不限定’,谈起来更能放得开、更能深入聊。”

   邢宏禄所说的“两个不限定”,指的是“不限定时间、不限定模式”。不限定时间,力求谈深谈透,逐个与干部面对面谈话、零距离沟通,注重倾听干部心声,了解干部真实想法,收集意见建议,掌握干部的“第一手资料”;不限定模式,既听干部自己说,又综合运用询问、追问、交流等方式,加强“互动”,观察干部对工作的思考深不深、对业务把握准不准,侧面印证干部能力素质。

   沉下身子做忠实的倾听者,效果立竿见影,不少干部畅所欲言,向组织说出真心话。

   “办案没有一点拼劲是不行的,即使再苦再累,任务来了,依然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这是一种自觉,更是一种习惯。”省纪委监委第二审查调查室负责人刘志勇谈道,他每年有近300天时间在外出差或办案。由于长期不在家,在孩子的学习上也未能提供更多帮助,致使孩子只上了专科,觉得挺对不住孩子的,他希望孩子以后能理解自己。

   遇到干部发牢骚、提出“不中听”的意见,他们也耐心倾听、认真分析。

   “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对思想上的疙瘩,面对面‘把脉’‘开方’,鼓励卸掉思想包袱,轻装前进。”江西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潘东军说,特别关注那些在普通岗位埋头干事、不张扬的干部,那些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碰硬的干部,那些对组织深怀感恩、对工作满怀热情、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干部,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分析研判,让干部“影像”从模糊变生动

   “干事要担当,管人也要担当;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要防止被‘围猎’……”

   谈心调研中,负责谈话的同志既让谈话对象谈成绩谈认识,又帮助他们查找不足和短板,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提醒,让大家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信任。

   为准确全面了解干部,他们在分组安排上,将同一部门的干部放到同一谈话组,从“依事择人”反向倒推“以事看人”,将干部德才表现对照工作岗位、对照同一部门其他干部进行观察,既看个体,也看整体,通过整体反观个体,了解其岗位适应性、在部门所承担的职责及发挥的作用,以此来深入观察干部。

   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三个结合”对干部情况进行综合研判。

   ——看当前和查过去相结合。注重通过查阅档案、收集近三年工作情况等信息,熟悉干部成长环境,描画“成长轨迹”,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干部,发现干部的成长进步和发展潜力。

   ——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既听干部本人说,又听部门领导点;既谈具体工作情况,更谈干部德才表现,特别是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时的表现,达到相互印证的目的。

   ——纵向观察和横向比对相结合。借鉴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索开展了5场集中座谈,组织同一层级58名干部同时参加座谈讨论,将干部放到全委的“竞技场”来观察,横向比对“差异化”识别干部。

   “谈心调研工作很忙很累,白天谈话,晚上整理谈话记录,然后再统一录入干部信息管理平台。”江西省纪委监委组织部副部长樊文印表示,通过综合分析研判,梳理形成了每个谈话对象的综合评价材料,让干部“影像”从模糊变生动,精准掌握了一批不同层级的优秀干部情况。

   据悉,该省自主研发了“省纪委监委干部信息管理系统”,汇总建立了干部评价电子数据库,将各阶段、各方面对干部的评价整理入库,形成完整的、有延续性的干部评价档案,为省纪委常委会选人用人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过面上谈心‘听’情况、实地调研‘察’实绩、综合研判‘下’结论、相互印证‘用’成果,既增进了对干部的直接了解,又传递了组织的关怀温暖。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将这一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孙新阳说。(记者 李伟 通讯员 熊飞云)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