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邑:教育扶贫多点开花 -中国农村网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1-09

  教育扶贫勇当先,贫困资助走在前,不辞劳苦大走访,服务棒每到周日,河南省夏邑县卢集村的文化广场上,孩子们准备的三句半等节目都会准时上演。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2018年以来,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挖掘各个行业的资源和潜力,河南省夏邑县把教育扶贫纳入脱贫攻坚中心工作,发挥教育系统资源优势,以我伴你成长教师大走访小手拉大手助力脱贫攻坚废物利用清洁家园工程等活动为载体,全力助推全县脱贫攻坚。

  文艺巡演宣传扶贫政策

  我们在下乡走访时发现,村民们对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了解不透彻,脱贫致富缺少门路、没干劲,乡村文化生活也很匮乏。现在,有了县教体局组织的小手拉大手活动,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大变样。夏邑县北岭镇镇长邵明启说。

  近三个月来,夏邑县教育系统在全县开展小手拉大手助力脱贫攻坚文艺巡演活动,通过学生带动家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每场演出活动中,穿插有奖问答环节。记者在北岭镇卢集村活动现场看到,当主持人提问扶贫政策两不愁,三保障的内容时,20多位村民踊跃举手。贫困户朱清华抢过话筒答道:两不愁就是吃不愁,穿不愁;三保障就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我两个小孙子也参加了表演,我来给他们加油,自己也更了解扶贫政策,这活动办得好。朱清华说。前些年,朱清华的丈夫出了车祸,不能干重活,致使家庭贫困。因为扶贫政策好,贫困户治病报销比例大,家里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

  如今,夏邑用接地气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展现扶贫成效,带动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攻坚,逐渐形成了一个小手、拉动一个大手、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庄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去年以来,该县共组织98个演出队奔赴全县143个贫困村,举办了297场演出活动,组织群众观看演出133000余人次,参与演出教师、学生7543人次。

  组织教师走访贫困户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夏邑县教体局利用教育系统资源优势,组织全县一万余名教师利用寒暑假、周末时间到贫困户家中开展大走访活动,共走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9728名,留守儿童近万名,坚守以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宗旨,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贫困资助率达100%。教育扶贫改变了贫困孩子的命运。

  去年秋季开学,夏邑县太平镇清河湾学校七(一)班学生李蕊蕊没来报到。班主任张雪梅及时将情况汇报给了学校领导,随后到她家走访。张雪梅发现,李蕊蕊家里特别贫困。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高度近视干不了活,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李蕊蕊想辍学照顾家里人。

  当时我给她做思想工作,让她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家庭的现状。现在,她的学习劲头非常足,成绩稳定在班级前5名。我们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她参加演讲比赛之类的活动,慢慢地,她也变得开朗起来,自信心有了很大提升。张雪梅说。同时,学校还将走访的情况反馈给镇政府,为李蕊蕊的父亲安排了公益岗位,以增加其家庭收入。

  此外,夏邑县教育系统还在走访过程中,采取分发宣传单、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宣传扶贫政策,选派县城骨干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偏远学校,与家长一道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补习薄弱科目,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夏邑县农村办学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

  改善贫困群众生活环境

  干净的水泥路、洁白的墙面、废旧轮胎砌成景观墙、废弃石磨组合成茶桌这是记者在夏邑县郭店镇代楼村看到的乡村新貌,让人眼前一亮。

  村里人从外面打工回来一看,都很惊喜:几个月不在,这还是咱村吗?郭店镇代楼村村民代世远说,以前村里到处是垃圾、杂物,道路没有硬化,路况很差,下雨天都不敢出门。自从县教体局对口帮扶以来,该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俺们村里的环境不比城里差!

  2018年10月以来,夏邑县教育系统帮扶人员在完成对贫困户住房条件、生活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开始努力改善贫困群众生活环境,提升百姓生活质量,以人居环境的改善助力脱贫攻坚,和村民一起投身到废物利用清洁家园的工程中去。

  同时,坚持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办成事的原则,实施一村一策、一地一景,实现了群众雨天不踩泥、晴天无尘土。帮扶点成了夏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一批周边县市的参观学习者。

  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教育系统发挥行业优势,借助多种载体宣传扶贫政策,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尝试,起到了重要作用。夏邑县委书记梁万涛说。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