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3-14

  孔雀蛋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其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在市场上也越来越走俏。每年的五六月份都是孔雀的产蛋高峰期,如何提高孔雀的产蛋量从而实现更高的养殖效益也是每个养殖户所关心的问题。那么孔雀的产蛋量要如何提高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孔雀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孔雀蛋
孔雀蛋

  (一)饲料方面。

  孔雀在产蛋期间,需要消耗很大数量的养料(包括多维素及矿物质),因此蛋白质、多维素及钙磷的数量在饲料中必须有足够的保证,但蛋白质含量也不可过高,无论动物性蛋白还是植物性蛋白,在消化过程中,过多会产生尿酸盐在肾脏中的沉积,造成肾花白肿大,轻则引起减产停产,重则引发痛风死亡的后果。蛋白质在饲料中的适宜含量为20%。而对青饲料的数量,投放也要适中,这样会帮助孔雀消化,补充维生素及其他营养成分,但如果青饲料过多,会降低孔雀的血钙浓度,引起钙的流失而造成对钙质的吸收不足,产薄壳蛋与软壳蛋,增加破损蛋的比例。

  (二)环境方面。

  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会越来越高,这样对孔雀的产蛋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产蛋的数量,而且还会影响其受精率与出壳率,甚至影响出壳后苗雏的成活率。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必须做好降温工作,在其活动场地,安置遮阳网;在中午时分,可根据不同场地、设施喷水降温;同时,在饮水中可适当添加小苏打或绿茶水,消暑降温;在饲料添加少量绿豆等清热解毒的饲料,可获得比较显著的功效。

孔雀蛋
孔雀蛋

  (三)防病方面。

  由于孔雀在产蛋过程中体能消耗较大,体质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病的概率会相应增加,因此,必须注意环境卫生,定期用刺激性小、高效的消毒剂进行灭菌消毒,减少病菌与病毒感染的机率,同时,适当添加一些安全低毒的药物进行防治(如土霉素),对个别已患病的孔雀必须隔离对症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以上就是孔雀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产蛋期间孔雀的能量消耗大,因此我们要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以及钙磷、维生素等比例,缺钙会导致薄壳蛋与软壳蛋增多,同时也要控制好舍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加强疾病防疫,为孔雀创造一个舒适的产蛋环境。想了解更多养殖技术,请关注第一农经网。

(第一农经整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