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渔共养”田间“扬帆”(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5-29
  “我们带动农户发展,通过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的模式,改变本地农业良莠不齐的现状,逐渐走出了一条集约型农业发展之路。”在田间指导水稻插秧的张明勤说。
  在佳品稻渔农业基地内,71岁的贫困户王克耀正在田间给鱼苗喂饲料,见到记者后,他说:“俺孤身一人,又没技术,在基地务工,平时就是帮着喂喂鱼、抽抽水,活不累,吃住在基地,每年还能获得2.5万元的工资,感觉日子挺充实的,俺真是享了新型农业的福啊!”
  王克耀只是在张明勤带领下发展致富的一个缩影。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张明勤根据不同情况,通过土地流转补贴、有偿聘用劳动、合作社分红、签订购销合同等方式,先后带动周边一大批农户致富增收。
  有了赚头,农民才有奔头,产业才能发展。在淮滨县,“稻渔共养”模式突破了传统种养模式的局限。一石激起千层浪,立体化农业开始快速推广,佳品稻渔农业基地也引来了周边诸多种植户现场观摩学习。目前,该基地已带动固城乡、台头乡、马集镇、赵集镇、王店乡等11个乡镇的10多个种粮大户和近百名贫困户参与,种养总面积近万亩。“稻渔共养”模式在淮滨大地上遍地开花,更多的农户搭上产业转型升级的“快车”。
  “老张搞的这个‘稻渔共养’效果真的挺不错,他种的‘南粳46’香米稻引种于江苏,抗倒伏、口感好,收购价可达每斤2元以上,市场价卖到每斤6元以上仍是供不应求。俺今年已提前预定了2000吨,到收割期我们派车来拉。”前来和张明勤洽谈合作事宜的北京一林姓客商说,“近期,我们打算在淮滨建立一个2万亩的种养基地,整合淮滨优势产业,目前已和老张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张明勤的育秧基地可承担近3000亩地的秧苗培育工作,孵化基地每年可育鱼苗2亿尾,可供5000亩地投产。“行百里者半九十。身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一定会通过不断的努力,打响绿色农业这张牌,通过统一回收、订单销售的方式解决种植者的后顾之忧,带领乡亲们富裕起来。”年近花甲的张明勤并不安于现状,淮滨“稻渔共养”产业在他的引领下,也正向着新的目标扬帆起航。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