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稻渔综合种养收益预计超亿元(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7-04
  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螃蟹等水生物,达到稻米种植和渔业养殖双增收的目的。这就是近年来长春市大力推广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稻渔综合种养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技术简单和管理方便等优点,最大程度利用了土地资源,改变了稻田单一栽培模式,促进了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以前的水稻“一枝独秀”,到现在的种植、养殖“双开花”,稻渔综合种养技术为农民带来了丰厚收益。“这两年我试着在稻田里养螃蟹,效益很好。不仅能多一份卖螃蟹的收入,大米的产量和品质也都提高了。”德惠市大青咀镇农民赵春雨说,稻田里的水草、小虫是螃蟹最好的饲料,螃蟹产生的粪便为水稻提供了优质肥料,这大幅节省了种植、养殖成本,“以前水稻亩产在700公斤左右,养了螃蟹后亩产能达到900公斤左右,‘蟹田米’的价格比普通大米高两倍以上。”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不仅实现了水稻的绿色生产,延长了水稻产业链,也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安县春江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了3000亩观光稻田,除了养殖螃蟹,还在稻田边栽植了鲜花,建起了凉亭。夏季的观光稻田里,水清稻绿、鲜花盛开,吸引大批游客前往。
  记者从长春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管理处了解到,今年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7.5万亩,预计整体收益可超过1亿元。未来,长春市将加强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技术集成、政策扶持,逐步扩大推广应用规模,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稳粮增效、稻渔双赢”。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