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巴城阿四蟹庄创始人,在不服输的年龄遇到更好的自己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8-08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也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一生就好像是一部电视剧,每个人都是主角。我们今天要访谈的这个对象是一位有着丰富的大闸蟹养殖经验的蟹农,他就是朱阿四,他更喜欢人们叫他阿四。

  

  阿四是一位地道的昆山巴城镇人,土生土长的蟹农,有着20多年的养蟹经验。他勤恳奋斗,一身傲骨不服输,在阳澄湖围网养殖政策发生改变后,第一时间转变思路进行阳澄湖外生态蟹养殖,深耕细作的态度让阿四经营的阿四蟹庄更红火。本次也终于找到了访谈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最近距离的了解更全面、更完整的阿四。

  政策改变引导思维变化

  阳澄湖大闸蟹自古就有,它相较于其他蟹种确实在口感和营养上都略胜一筹,而阳澄湖清澈的水质和独特的水域环境,造就了阳澄湖大闸蟹得天独厚的的美味。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但是要实现阳澄湖大闸蟹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用更合理的方式来保护这片珍贵的水域。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控制那是必然的。阳澄湖的围网养蟹面积最高峰的时候超过10多万亩,如果围网养蟹面积不再控制,势必会造成阳澄湖水体富营养化,届时阳澄湖水域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破坏。故而近十几年来,政府对阳澄湖的政策一再调整,2005年前后阳澄湖围网压缩到8万亩,2011年前后又压缩至3.2万亩,2017年压缩至1.6万亩。阿四承包的养蟹面积也一度从200多亩,进过十几年的压缩,直到去年全部被征收。

  

  若说围网被征收内心没有波澜那是骗人的,但是对于阿四来说,从小喝着阳澄湖的水长大,他深知这阳澄湖大闸蟹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爱它的方式就是更好的保护它,才能让它继续传承下去。所以阿四当下也积极的响应号召,将养殖证在规定时间内主动上交了。

  围网被征收了,可是不服输的年龄不能“坐以待毙”,在17年的时候阿四就已经提前大胆探索阳澄湖生态蟹产业,他相信凭借经验和政策支持以及技术学习,定然能将大闸蟹集体搬家到湖外的标准化池塘进行生态养殖。

  深耕细作保质量

  提前了解大闸蟹标准化池塘进行生态养殖的一系列流程以及相关的配套技术之后,阿四就撸起袖子要大干一场了。阿四先是承包了村里的鱼塘,之后就按着养殖池塘的标准进行改造,平整的土地是基础,完善是基础设施是必备,要想培育高质量的大闸蟹必然要配置高标准的生态化养殖池塘。引入阳澄湖的水作为大闸蟹养殖的水源,用伊乐藻等高配置物质不断的净化水质,尾水的排放也达到标准,并且还有水质专家定期进行水质的检测,而这一系列都是大闸蟹高质高产的必要保障。目前大闸蟹市场云龙混杂,价格千差万别,质量也是迥然不同,实现大闸蟹高品质的传承销售才是阿四的初心,所以他一开始就对自己养殖的大闸蟹有着清晰的定位,那就一定要打造精品,不砸自己多年维护下来的招牌。

  

  打造精品必然需要耗费精力,从池塘改造、苗种选育、环境营造、科学投喂到质量控制每个环节阿四都“精耕细作”,他深知任何一个环节马虎了,必然会对大闸蟹的质量产生影响。凭借自己20几年的养蟹经验和2年来不断的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对于高标准蟹蟹塘养殖大闸蟹的技术他已经是非常熟练的掌握了,所以从品质来说,阿四的生态大闸蟹跟阳澄湖湖蟹品质十分接近,所出必然是精品,并且上市略早,产量也高,营养价值和口感跟阳澄湖产的大闸蟹无异,深受消费者喜爱。

  

  虽说阿四的大闸蟹是政府认定的广义上的阳澄湖大闸蟹,但是实诚的阿四跟每一个消费者都要解释清楚,自家产的大闸蟹虽然喝的是阳澄湖的水,并非是阳澄湖内生产的,不能算阳澄湖大闸蟹。而正是这种实诚、公道品格才让自己蟹庄经营的更久。

  通过阿四我们知道,改变并不可怕,未来也许会更好。只有脚踏实地诚信经营,保质保量保品格魅力,才能让自己的品牌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阿四蟹庄的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是有道理的!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