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 ——记大同市云州区峰峪乡党委书记刘茂萍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8-24

在大同市云州区,有一位远近闻名的乡镇书记,她叫刘茂萍,是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女中豪杰,群众眼里巾帼不让须眉的“铁书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刘茂萍带领全乡上下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截至2018 年底,全乡19 个行政村退出、4425 农村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为0.24%,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她本人被评为大同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分管副乡长贺中有被评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峰峪乡位于大同市云州区东南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区纯农业乡,全乡19 个村全部是贫困村。2018 年底全乡贫困规模为2171 户4425 人(政策兜底973 户、1567 人),占全乡农业人口38.4%,是全区贫困范围最广、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乡镇,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
 


 

2016 年5 月1 日,按照区委安排部署,刘茂萍担任峰峪乡党委书记。上任当天,她就带领班子成员赴所辖村展开调研,与干部群众深入座谈,详细了解掌握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和致贫原因。经过反复多次的仔细研究,终于确定了峰峪乡脱贫攻坚战的主攻方向:全力以赴抓好特色产业脱贫工作,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集中连片、规模带动效应,确立以“三黄(黄花、万寿菊、黄粉虫)、两业(中药材、光伏)”为主,养殖业、经济林为辅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说干就干!刘茂萍和班子成员充分利用峰峪乡水地面积广阔、黄花种植历史悠久的优势,大力发展黄花产业。两年内在全乡范围内建起合作社,共安装冷库5 座,建设黄花晾晒场地13 处,建筑面积10400 平方米,在建大型黄花加工厂1 处,带动1093 户2238 人增收,使黄花产业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往年,峰峪乡农民也有种植过万寿菊,但面积不大,收效甚微。然而广阔良好的市场前景深深吸引了刘茂萍一班人,经过慎重严格的考察认证后,他们决定扩大种植规模,把万寿菊产业做大做强。去年,他们依托海发天然色素有限责任公司的龙头企业带动优势,按照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 元的价格实行订单收购,保障贫困户利益,带动393 户贫困户增收。同时,连续两年举办了峰峪菊花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和游客对峰峪乡的万寿菊赞不绝口,不少客商当下就下了订单,大大提升了全乡万寿菊产业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黄粉虫产业是峰峪乡党委做出的又一重要决策。他们依托海发万寿菊天然色素有限公司“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合作模式,让贫困户入驻养殖基地,企业免费提供技术、提供场地,统一收购成虫。去年,乡联合社投资90万元,峰峪村投资30 万元,共养殖黄粉虫4 万盘,带动480 户贫困户进行养殖,覆盖盘道、沙岭、杨庄等7 个村。黄粉虫达产后,扣除成本和管理费后,收益部分60%归贫困户所有,40%用于壮大集体经济,户均可增收2 万元以上,集体收益4 万元以上,既实现了贫困户增收,又有效改变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有效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全乡以扶智教育为抓手,不断提升贫困户的发展技能。首先,因地制宜强化产业技能培训。全乡501 户贫困户参加了以黄花、杂粮、果蔬为主的种植培训,其中322 户轮训3 次以上,村民种植业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另有30 名贫困户参加了驾驶员培训,实现了“一人有技能、致富一家人”。其次,重点发展创业致富带头人。按照种植、养殖、电商等产业带动模式,全乡共选定带头人47 名,平均每村3 名,选送到原平、汾阳、运城等农校进行十天的系统培训,进一步增强带动发展能力。此外,特别聘请省市农技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种、养技术等方面的特殊培训,较好地提升了此类人群的技能和信心。去年7 月份,该乡召开峰峪乡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全乡10 名种植大户、创业带头人获得表彰奖励,起到较好的典型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峰峪乡充分依托“爱心超市”对全乡的保洁文明户、孝心子女、发展典型等进行评分奖励,每月评比一次,激发内生动力;康四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精细管理、套种经营等模式,实现了当年盈利,有效激发了贫困户的发展意愿。

刘茂萍身为一名女同志,和班子成员一起跑项目、落实资金、下乡检查工作,样样冲在最前头。有人说,一个女人家,舒舒服服干点儿工作就行了,那么拼命干啥?个性率直的刘茂萍总是一笑而过。

脱贫攻坚不歇脚。谈起今年打算,刘茂萍信心满满,“我们将继续做大做强黄花产业,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桑水牌”黄花、杂粮品牌。全力打造优质小杂粮、瓜菜种植基地,全乡种植面积要达到15000 亩以上,经济林5000 亩。”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