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特色产业五彩斑斓 乡村美景多姿多彩(5)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8-26
  “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园,打造好了是我们自己受益。”为了保持院落本色,老支书袁德生等多位村民将自家老屋的条石主动捐了出来,用于修建花池、水渠,并主动参与建设。还收集废弃磨盘,打造独具乡愁特色的景观墙。
  “保持本色,体现乡愁。”谭连军告诉笔者,在打造中始终坚持就地取材,因势而建,巧妙利用废弃砖瓦、条石、竹篱笆、古井等,尽量展示院落原生态风貌。坚持以实用和节约为主,杜绝铺张浪费、华而不实。坚持屋里屋外一个样,更加注重村民室内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坚持塑形与铸魂相统一,量身打造村规民约。同时,组织村里手艺人多次到周边区县、院落参观学习,回来后让自行设计、创作,按照村民喜欢的样子建设,充分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还每月召开评比会,制作特色户牌,将女主人、党员、小组长身份等关键元素亮出来,让家庭卫生状况好坏直接反映出来,群众主动门前三包。
  数据显示,在箭楼院子示范打造中,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参与,先后清理垃圾21吨,修建沟渠1850米,硬化院坝、人行便道2000平方米,改造粪池、厕所46个,改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2处。
  此外,还积极创新方式,整合资源。大家共同打造“白云群众之家”、“妇女之家”,通过讲座、电影、广场舞、体育活动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便群众聊家常、忆乡愁、学知识。依托区妇联送培训下乡活动,以互动模式现场教群众“三清一改”和垃圾分类知识,让群众跟着学、记得住。还签约万州区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设立社工服务站,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由专业人员每周入户指导,手把手教群众彻底改变脏乱差习惯。
  “确实名不虚传,道路非常整洁,庭院非常漂亮,而且很有特色!”日前,兴国村村干部带着党员和村民代表,专门到箭楼院子参观学习,由衷地发出了感叹。
  “以前是一心一意想出去,现在是一心一意想回老家来,比在镇上住着舒服多了。”采访中,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笑着调侃,“现在我们这样的生活,城里人都羡慕呢。”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