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村委会将全面取消?只是大洗牌,4类人将被“清理”出队伍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9-06

   近年来,为规范农村“两委”工作,我国在不少地区开始了不同形式的积极探索。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国家要全面取消村“两委”了呢?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现在只是针对村委会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全面的清查、摸底,同时将对村干部队伍进行大“换牌”,将以下几类村干部“清理”出队伍,让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更高、更纯粹。

   第一类:村霸

   自去年开始,扫黑除恶工作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彻底地拔除“村霸”这颗毒瘤,相关部门前不久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

   在这份“意见”中,再次点名了“村霸”,要求各地严厉打击干扰、破坏村两委选举的宗族黑恶势力,还要求把受过刑罚以及存在“村霸”问题的人清理出村干部队伍。

  

   第二类:克扣、挪用补贴款

   近年来,我国针对农业发展这一块的补贴力度在不断在加大,并且也由之前的普惠制转为向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引导农民朋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补贴的力度大了、补贴种类多了,难免让一些村干部动起了“歪脑筋”。虽说贪污的只是一些补贴款,但这本是农民应得的福利,不容任何人损害,这样的人自然会受到重点处罚。

   第三类:以“权”谋私

   村干部既不是在编干部也不是公务员,但手中却也有不小的“权力”。这些年,国家对农村发展越来越重视,为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也出台了不少福利政策。

   这些本是为了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兜底部分贫困户、困难户的基本生活。但不少村干部利用手中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丝毫不考虑村民们的利益。

  

   第四类:没能力、不作为

   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的不断重视,相应地也就对村干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今年以来,国家对村干部提出了不少新的规定,其中这四项已经在全国各地开始施行:参加资格考试、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集体资产透明化、惠民政策的及时公示和准确传达。

   这些“新规”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将那些不作为、能力不足的村干部清理出队伍,而那些真正为民办实事、且有能力的村干部,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待遇。

   从年初的“一号文件”中提到的“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再到前不久提出的“全面落实村两委换届候选人县级联审机制”,都说明了国家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

   换句话说,以后想担任村干部不再容易了,而当上了村干部后也不会那么好“过”了。除“村霸”外,那些能力欠缺,不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又或者不能奉公守纪、徇私贪污的村干部,都将会被“清理”出队伍。同时,广大村民在发现村干部有“不法”行为时,也可以直接向扫黑办举报。若是不放心,还可以再向当地纪检委举报。

   关于村干部管理制度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