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真正使法治成为核心竞争力重要标志(4)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10-12
  2017年,宿迁市以排名全国第一的好成绩,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宿迁市之所以脱颖而出,有个十分抢眼的“导火索”——机动车在斑马线礼让行人。
  据了解,宿迁公安交警部门为了营造文明交通的条件和氛围,组织民警定期驾车、骑行、步行体验,以普通交通参与者视角,查找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不足,将700多处“断头路”、道路“卡口”、人行道和盲道断接或缺失、斑马线施划不合理等问题一一改进。
  宿迁市各条线板块还密切协同,建设营造了人性、舒适的出行环境,常态开展全媒体政民互动活动,非机动车道上搭建“人造绿荫”等,潜移默化地涵养了城市文明。
  同时通过把严格执法作为文明交通建设的基本遵循,大力推动群众交通行为强制规范,实行查处无死角、管理全覆盖的方式消除管控盲区。目前,宿迁市区行人、非机动车守法率达到98%以上,公交、出租车斑马线礼让率接近100%,私家车礼让率达95%以上,机动车停放同向率达98%以上,公众公共交通满意度名列江苏第一。
  宿迁市创新文明交通建设新模式如今在全国城市得到普及,实际上就是在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对民生生活加强了法治引领。
  “围绕法治让生活更美好,把基层法治与解决基层难点、热点问题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江苏有很多成熟的、在全国得到公认的典型经验。”江苏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马太建介绍,多年来江苏各地涌现出了很多基层民主治理经验,包括太仓市“政社互动”经验、引领文明城市创建的“张家港经验”,溧阳市加强基层民主、推进基层治理的“百姓议事堂”经验、徐州贾汪马庄村为代表的“三治融合”经验等,都是江苏持之以恒系统性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典型印证。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