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畜牧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官方回应了!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10-22

   近日,农业农村部就各代表提出的畜牧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做出回复: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保障国家畜产品供给、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随着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畜牧养殖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国家高度重视畜牧业绿色发展,不断加强政策指导和扶持力度,支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科学布局养殖业,加大规模化养殖用地支持

   严格落实《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指导地方科学划定禁养区,并组织开展自查,对于超范围划定禁养区、随意扩大禁养限养范围等问题,督促限期整改。

   为支持畜禽养殖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明确将规模化养殖中畜禽舍(含场区内通道)、畜禽有机物处置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范畴。

   同时,对设施农业生产中必须配套的检验检疫检测、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等技术设施以及必要管理用房用地,畜禽养殖粪便、污水等废弃物收集、存储、处理等环保设施用地,生物质(有机)肥料生产设施用地等一并纳入设施农用地范畴,按农用地管理,实行县级备案,减少土地取得成本,简化用地手续。

  

   二、关于适当给予企业环保补贴,支持开展种养结合

   中央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通过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等,积极支持畜禽健康生态养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为支持健康养殖和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中央财政选择部分生猪、奶牛、肉牛养殖重点县,开展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支持规模养殖场和粪污集中处理服务设施建设,补贴畜禽养殖废弃物就地就近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带动全面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

   中央支持各地统筹使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资金,支持立体式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增加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通过建设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等方向,支持绿色优质高效特色农业,推广果(菜、茶)沼畜综合种养等生产模式,重点推动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循环发展。

   三、关于帮助企业、养殖户在非洲猪瘟疫情后恢复生产

   为贯彻国务院专题会议要求,农业农村部门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强化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给予生猪养殖企业贷款贴息支持。由各地财政对种猪场、规模化猪场实行临时性生产救助,支持养猪场扩大生猪存栏。

  

   四、关于健全基层兽医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近年来,全面推进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改革与建设,强化兽医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国家级官方兽医师资培训,为各地开展官方兽医培训输送了可靠师资,有力提升了官方兽医队伍能力素质。

   加快推动兽医社会化服务进入养殖环节,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化服务机构等新型经营主体从事畜禽生产及疫病防治技术服务。

   为保障基层人员工资收入,基层畜牧兽医机构纳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序列,人员工资待遇和当地同类事业单位相衔接。同时,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关注度,引导激励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更好履职尽责,提高职业荣誉感。

   为强化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实施,依法履行职责,规范监督执法行为,我部组织开展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严格落实违法案件查办属地管辖,严厉打击重点违法行为,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能力。

   以上内容转载自网络,仅供各位畜牧业养殖户朋友参考。有关养殖政策方面,大家还有其它想了解的内容吗?

   关于畜牧业政策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