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会对奶业产生哪些影响?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3-09

  1月31日凌晨3点30分,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会议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被认定为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315446亿元(其中出口172298亿元),占GDP总量的31.8%,即接近三分之一的GDP来源于国际贸易。可以预见,在确定为PHEIC后,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将受到直接影响。

  我国此次疫情被列为PHEIC,世卫组织虽然并没有限制我国贸易和旅游,还是会带来不小的影响,对于正在艰难爬坡的中国经济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而相对于此,奶业是不是能在疫情中走得更淡定一点?

  但就乳制品贸易而言,我国进口量虽大,出口量很小,受其影响相对较小。据海关总署数据,2012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出口量一直低于10万吨,2019年1-11月出口各类乳制品仅4.95万吨,出口金额20.33亿元,主要出口产品以广东供应中国香港的鲜奶、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主,也有部分产品出口非洲国家。就奶业全产业链贸易看,对奶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牧场产品的出口。我国牧场产品出口国主要是东南亚、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从事牧场产品出口的山东、北京、上海等地贸易公司将受到较大冲击,兽药、饲料添加剂、畜牧盐舔砖、矿物质微量元素、畜牧机设备械、饮水槽、自动牛体刷、五金工具等牧场产品出口将受到较大影响。行业人士预估损失可能会在30%以上。贸易成本进一步增加,国际竞争优势明显消弱。一是各国的船舶飞机交通工具完成贸易,回到各国时必须接受特殊疫区观察,同时船舶在其他国家入港手续会变得非常繁琐,带来贸易成本增加(含时间成本)。二是我国的牧场产品和奶制品在贸易谈判中竞争力下降,谈判砝码减弱,贸易沟通成本增加。

  从经济大环境的间接影响看,国内奶制品消费带来一定抑制效应。2016年以来我国消费零售市场,一直面临着随着体量庞大而增速下降的过程,叠加此次疫情,整个社会零售总额增速或许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可能跌破6%甚至5%。确定为PHEIC后,外来投资疲软、中小企业难熬,社会就业出现波动,消费预期下降,对奶制品消费不利。如果疫情持续时间长,乳企可能再现喷粉,中小乳企出现爆仓概率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临时建议有效期一般是3个月,到期会自动作废,世界卫生组织可以视情况,随时加以撤销和修改。中国经济已经高度融入世界经济,一旦中国进出口受到限制,其他国家也很难独善其身。因此,只要中国控制住疫情,世界卫生组织也会及时撤销PHEIC。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在新闻发布上强调,新型冠状病毒已构成国际突发的紧急卫生事件,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的疫情,而是目前有更多国家出现的情况,世卫组织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满信心。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加有利的去养殖!

(第一农经整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