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盏灯,照亮脱贫路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5-18

  5月17日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2020年的主题是“助残脱贫决胜小康”。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个自强不息的特殊群体。

  在康复中重拾生活希望

  “妈妈!”当阿伊夏·热合木吐拉叫出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词语时,努尔阿米乃姆·艾孜热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14年,小阿伊夏出生,成为家里最珍贵的礼物。然而在5个月大的时候,她被查出患有听力障碍。在四处求医的过程中,努尔阿米乃姆和丈夫了解到国家针对听力障碍儿童有救助政策,就联系了自治区残联康复部。在自治区残联协调下,2016年,阿伊夏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左耳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蜗。经过在康复服务指导中心一年的学习,阿伊夏慢慢学会了发音,这让努尔阿米乃姆看到了希望。

  “2019年,自治区残联为104名符合条件的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2020年还将为104名听障儿童提供人工耳蜗康复救助,让更多的听障儿童‘听’见未来。”15日,自治区残联康复部部长赵雪莲说。

  据悉,目前全区14个地州市均出台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会同卫健委确定了自治区本级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全部得到康复救助。

  2019年,自治区残联落实残疾人康复资金8728万元,为12.1万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达到83%。为55331名残疾人提供了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适配服务率达到86.4%。

  在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如果命运对你不公平,那就拼命去反抗。”2020年45岁的张福源13岁时因意外事故左手三个功能指缺失。因身体残疾,张福源在求职中四处碰壁,但挫折并未使他沉沦,他决定自主创业。

  1996年,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张福源在县城开办了钢窗厂,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他的事业逐年扩大,家里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2000年,经过多方考察,他看到了养蜂业的前景和商机,果断转行。经过多年打拼,张福源的养蜂业越做越大。2010年,他为自己的蜂业产品注册了“弋峰”牌商标,产品远销亚欧多个国家。

  据悉,2019年,新疆实现新增残疾人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528名。疫情防控期间,为切实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实际困难,自治区残联出台政策,对取得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的自主创业和个体就业的残疾人,按照每户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补贴,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助残就业带动脱贫增收

  点一盏灯,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成立于2015年的新疆金羴众邦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16年被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残疾人联合会批准成为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基地创办领办人石春是一名残疾人,也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近年来,该基地为残疾人送种羊240只、送鸡苗2000羽、送饲料1万公斤以及价值6万元的兽药,还先后安置本村及周边乡村残疾人200多人就业。“我也是残疾人,我会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脱贫增收。”石春说。

  促进残疾人就业是带动残疾人脱贫的根本途径。2019年,自治区残联成功举办了农村贫困残疾人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和就业援助月专项招聘会,364名残疾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2019年全区实现新增残疾人就业3671人。

  为助力残疾人脱贫,自治区残联开展残疾人技能提升示范性培训1880人,投入培训经费721万元对南疆深度贫困县处于就业年龄段、有就业创业愿望的50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为残疾人实现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