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6-02

 开展技术指导、加强监测防控、强化宣传引导……连日来,我市多措并举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农业安全。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跨国界迁飞性重大害虫。专家预测分析,今年5月到6月将有大量成虫陆续迁飞入侵我国黄淮海、华北地区。为做好我市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农业病虫害防控工作,我市制定了《防控草地贪夜蛾八项措施》,并成立了市草地贪夜蛾防控领导组、市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专家组,早安排、早部署,积极行动,切实抓好抓实全市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

  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宣传是关键。近期,我市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大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宣传力度,科学指导防治,让大众正确认知草地贪夜蛾,消除“恐虫心理”,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防控工作的良好氛围。

  我市还积极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指导。市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专家组由种植、植保、栽培、农机、气象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不定期深入我市各县区指导农户开展防控工作。为保障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专家组还制定了防控预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开展培训,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3名植保技术骨干,每个村有2名以上能“识虫害、会调查、懂防治”的植保“明白人”。 

  为加强监测防控,我市要求各农业县区至少配备3台自动虫情测报灯,各乡镇配备一台高空测报灯,各村配备一台杀虫灯、一套性诱监测设备。在备足植保物资的同时,我市还将及时开展虫情监测、田间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工作。各农业县区将确定有代表性的田块,在5月到9月期间,每3天进行一次监测,开展5次以上“拉网式”大田普查,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田。在草地贪夜蛾防治关键期,各地每15天将发布一次虫情动态,并严格按照首次发现即报制度,做到发现草地贪夜蛾虫情后2小时内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农业农村部门。

  按照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我市实施分时联控,采取分区域、分时段落实监测防控,重点保护玉米生产,降低危害损失率。4月到6月,我市将做好迁入虫源监测,全面普查玉米发生危害情况,采用化学防控等措施及时防控,减少危害损失。在7月到10月,我市将做好玉米田虫情监测,全面普查玉米发生危害情况,采用化学防控等措施及时防控,减轻危害损失,减少南回虫源数量。

  根据草地贪夜蛾暴发危害预警,我市将对粮食生产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区域,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全力控制危害,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根据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发展规律,结合预测预报,全市将因地制宜采取理化诱控、生物生态控制、应急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强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及时控制害虫扩散危害。

  同时,我市将严格落实防控资金,储备防控物资,依托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组建应急防治专业队伍,全力保障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