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580头大通牦牛“远嫁”西藏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7-28

  7月20日,大通牦牛进藏启运仪式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举行,20辆满载大通牦牛的运输车队整装待发。毛色黑亮、精神饱满的大通牦牛扑闪着大眼睛,哞叫着,仿佛迫不及待要早些到达它们的新家——拉萨市曲水县。

  此次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签订了580头大通牦牛购销协议,采购的牦牛均为1-2岁龄的母牦牛。这些牦牛将用于复壮、改良曲水县当地的牦牛品种,促进当地牦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并加快带动牧民群众脱贫致富。

  近年来,青海省努力发挥牦牛优良品种优势,倾力打造“世界牦牛之都”,牦牛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4年和2019年育成的大通牦牛和阿什旦牦牛2个国家级新品种,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

  据了解,大通牦牛是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共同培育而成的,具有高生产性能等特点,特别是产肉性能、繁殖性能、抗逆性能远高于家牦牛。2011年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青藏高原及其毗邻高山地区的主导品种。

  多年来,该种牛场已累计向青海39个县推广大通牦牛种公牛近3万头,并辐射到新疆、西藏、内蒙、四川、甘肃等全国各大牦牛产区。大通牦牛改良后裔在推广区已达180余万头,改良后裔在同等饲养条件下,产肉性能可提高20%以上,仅多产犊牛和18月龄活体增重2项指标累计为农牧民增收10亿多元。

  郜晋亮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xyyw/20200723/a224098c69f0444191c900bf2ca86379.html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