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粮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硕果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1-0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中国农业当之无愧的关键词。

  去年年初,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首次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在标题当中,并将其作为全年三农工作的主线。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论述农业问题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次被提及。

  在中国已经触及刘易斯拐点、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国人饮食结构不断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愈发重要的时代大背景下,农业改革已摒弃了过去只聚焦数量的单一衡量标准,而是转向注重产业结构和效益的优化与增量。作为粮食总产量排名全区第二的桂北粮仓,桂林市2017年农业发展的主线也同样紧跟全国步伐,落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上,以科技为新动能、以品牌为新战略、以互联网为新渠道、以农旅融合为新业态,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乡村的道路上步履坚定,踏石留痕。

  科技驱动桂北粮仓结硕果,支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头季达到1009.45公斤,再生季552.1公斤,两季合起来超过了1500公斤,亩产超过一吨半。2017年11月4日上午,在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87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激动地说。

  在灌阳县联德村稻田旁,肥沃的土壤、一望无际的稻田,金黄的稻穗已将稻秆压弯了腰,一派丰收的景象。当地农民在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下,经过8年努力,实现了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

  据了解,平均亩产量,是指一季稻+再生稻的产量。2016年,联德村基地的一季超级稻最高亩产978.5公斤,平均亩产950.6公斤;再生稻最高亩产527.8公斤,平均亩产497.6公斤,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1448.2公斤,创华南稻区一季稻+再生稻高产纪录。2017年8月,灌阳基地种植的超优千号、Y两优900超级杂交稻被测量出平均亩产达到了1009.45公斤;11月,再生稻更是达到了历史峰值552.1公斤,创世界纪录。如今,灌阳县超级稻的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因为超级稻的试验种植,使得灌阳县成为远近闻名的广西超级稻高产第一县。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粮食生产上下功夫。据了解,桂林总人口522万人,耕地面积494.55万亩,人均耕地为0.95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亩。2017年,桂林市农业在依靠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依靠与科技深度融合,主推水气平衡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在有限的土地上,种出更多的粮食,这也是桂林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桂林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目标,加快发展优质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肉牛肉羊、生猪7大种养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3个新兴产业,重点加强统一规划、统一用种量、统一播种时间、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如今在超级稻一项,头季+再生季每亩年产量能达到2600斤左右,比普通种两季的稻子多了1000多斤。在粮食增收的情况下,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1至9月,全市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雁山区、兴安县、灌阳县、资源县和恭城瑶族自治县的一产增加值已达到全年预期目标。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5.71亿元,同比增长2.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96元,同比增长10%。

  凸显区域特征打响区域品牌,名优特色农产品纷纷涌现。

  冬季,走在阳朔县百里新村的金桔产业示范区里,漫山遍野的白色薄膜让人恍若置身北方的雪原,在这里连片的金桔已经成为致富的符号,在这里小小的黄金果催生出了牵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国标。2017年1月11日上午,《金桔》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信息发布会在阳朔县白沙镇蕉芭林村委举行。《金桔》国家标准由阳朔县牵头制定并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历时三年多时间。该标准规定了金桔鲜果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五个等级,对各等级的鲜果还作出了感官、大小规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详细要求。

  一项水果的国家标准,由一个县提出并牵头制定,在整个广西都难寻先例,这背后是阳朔县超过百年的金桔种植历史以及如今约18.8万亩的金桔种植面积,仅仅白沙镇的金桔年产量就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60%。《金桔》国标的出台,有效促进了阳朔乃至全国金桔产业的发展。标准引领、品牌带动、技术支撑,使得桂林阳朔金桔这块品牌被擦得更亮。阳朔县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优质农产誉中华。三品一标新理念,四个三宝传佳话。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12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桂林市名特优农产品专题推介会上,桂林市参展团向参会者重点推荐了桂林的四个新三宝,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以砂糖桔、葡萄、恭城月柿为代表的水果三宝,以罗汉果、金桔、白果(银杏)为代表的食药三宝,以桂林米粉、荔浦芋、禾花鱼为代表的餐桌三宝和以香菇、木耳、竹笋为代表的林下三宝已经成为桂林市坚持农产品品牌化战略的一个剪影。

  在许多农业专家看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打破农产品严重的同质化、有效利用区域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获取综合效益、切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桂林市以培育帮扶农产品商标、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抓手,先后申请注册了恭城月柿、永福罗汉果、荔浦芋、荔浦砂糖桔等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全市的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运用互联网思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驶入快车道。

  别看我54岁了,我的想法比年轻人还新潮,我的牛肉来自海拔1300米9000亩的高山草场,通过电商平台卖给高档西餐厅,能卖到200块钱一斤。2017年9月末,在资源县双龙田径场举办的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资源县电商大集上,高山黄牛代言人杨盛根和他的杨山河品牌牛肉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当天的电商集市上,资源县的红心猕猴桃、高山黄牛、有机蔬菜、资源红提、竹狸、西红柿等7种原生态特产吸引了许多消费者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平台下单购买,不少电商平台企业也闻讯前来考察谈合作。其中来自南宁的电商企业毛豆农场,直播前首次采购1500斤有机蔬菜,3天内全部售罄。直播当天,毛豆农场还到现场和资源红提、老山大黄梨、有机蔬菜农户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每个星期共拿货1.2万斤以上。到当天18点,特产总销售额达到了36万元。

  目前,桂林市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已走在广西前列,已有荔浦、灌阳、全州、龙胜、恭城、资源6个县(自治县)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占广西36个示范县的六分之一。2015年,桂林市荔浦、灌阳县获得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两县先行先试,成效初显。目前,荔浦县发展电商企业268家,开设网店650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99个,全县电商从业人员5000余人,2016年全县电商销售额达15亿元;灌阳县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点229个,2016年通过电商平台为农民销售长香芋5200吨、生姜40吨、罗汉果13万个、红薯粉丝6万公斤,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养积极性。

  互联网于现代化的农业而言,意义绝不限于买与卖的渠道,专家认为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农产品供需的不确定性、产销信息不对称使农产品滞销频繁发生,而互联网则可以有效打破这些信息不对称的症结,且在田间管理、储存物流等方面大有可为。

  农业+旅游:休闲旅游带出致富新路子

  你看看,这些都是他们来我们村拍了后发到网上的照片,可火了。灵川县灵川镇双潭村委陈白田村村民小组组长唐华平欣喜地说,村里种植的成片向日葵,让他们村成了游人纷至沓来的网红村。那片抢眼的金黄色,也成了村里75户村民最亮眼的风景和希望。

  2017年8月,在驻村第一书记唐威的带领下,陈白田村人将农闲田整合起来,统一种植成了向日葵观赏田,借助新媒体的营销手段,通过乡村旅游等模式带来经济效益,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这个距县城仅5公里的村子,以前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贫困村,而去年11月中下旬的每个周末,看花海的市民纷纷涌入,让村子前所未有地热闹:各式各样的汽车停满了村口,田野里穿梭着前来赏花拍照的市民,村里的农家乐家家爆满通过尝试种植向日葵,让整村增加了4万5万元的收益。据了解,村里如今正在修建3A级公厕,钓鱼池、步道等基础设施也在计划修建。按照生态农业产业的整村规划,将来的陈白田村将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活动区等,兴建集餐饮、棋牌、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区。

  2017年,桂林市继续抓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投入专项资金1650万元,再创建一批区、市、县、乡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区21个、市级示范区29个、县级示范区49个。同时加强对现有示范区的动态管理,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总结推广成功模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如火如荼开展。

  如今,春季观赏花、夏秋采摘果、四季徒步游、全年农家饭为主题的生态休闲旅游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融合发展的典范之一。以油菜花种植为例,桂林市把油菜原有常态的肥油两用功能积极拓展为菜用、养殖以及旅游观光,发展油菜种植已成为桂林市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桂林市油菜种植面积达29.4万亩,占全市绿肥种植面积125.35万亩的23.45%。在龙胜龙脊梯田、阳朔遇龙河、雁山愚自乐园周边、荔浦银子岩等旅游景区积极发展观光油菜种植,既肥田又清洁环境,同时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旅游收入,大力推进了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

????(文章来源:桂林日报)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