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忙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新型职业农民陈天发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1-10

  认识陈天发,是在临武县农业局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堂上,顺着楚才学校校长王小勇的指引,我看见了这期柑橘培训班担任学习委员的陈总,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外形干练、精神奕奕;进一步深入了解陈天发,是我通过面对面交谈,特别是实地考察了他经营的农场、山庄、酒店以后,我觉着他是一位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在城市和乡村不停奔走的新时代农民。

  临武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柑橘班)课堂

  说起陈天发这个名字,或许大家略显陌生,但说起稻花香生态自然村和天发土菜馆,只要是临武人,恐怕都能说出个一二,他就是这两家饭店的老板。

  今年44岁的陈天发是临武县武水镇骡田村人,是一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农民。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他和很多城郊农民一样变成了一个失地农民。

  怎么办?是选择进入企业、帮人打工做一个普通市民,还是自主创业、自谋发展做一名新型农民,陈天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陈天发说:“我是一名党员,还曾经担任村支部委员,我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大家的领路人,我绝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绝不能碌碌无为坐享其成。”

  他先是在县城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天发土菜馆,在酒店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硬是靠着自己优质的菜品和星级的服务赢得了顾客和市场。现在酒店聘请员工二十多人,解决了一部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每天的营业额突破万元。尝到甜头的他,瞄准市民喜欢生态休闲的特点,在城郊又建起了稻花香生态自然村山庄。他已经融入城镇,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城里人。

  说起自己成功的秘诀,陈天发毫不保留的告诉笔者,做饭店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品牌。陈天发是县餐饮协会的副会长,他坚持烹制的临武“网油卷”,之前几近失传,在他的努力下,重新回到餐桌成为一道招牌菜,唤起很多人对于古老临武美食的记忆,由于这道菜风味独特,今年还被湖南卫视美食节目《味道》推介。

 

  陈总还不满足,他始终觉得自己就是一乡下人,农民才是是自己的本色,自己有责任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责任带领村民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有了这样的想法,他说干就干,在政府的支持和亲戚朋友帮助下,陈天发筹集了几百万元资金,在南强镇香塘村的卷卷榜,承包了300多亩荒山。

  陈天发(左)和本文作者(右)

  没有电,他带领村民架设了高压线;没有水,他掘地三尺找到了地下水。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农庄已然一片生机。

 

  笔者赶到卷卷榜,原本光秃秃的山野上已经一片绿意,翻新的泥土上种满了砂糖桔、沃柑等高档水果,在农场一侧,陈天发还散养着几百只良种鸡,看见我们来了,这些山里的精灵们还欢快的跃上枝头,咯咯咯欢迎我们的到来。

  稻花香生态自然村山庄

 

  农场还在加紧建设中,几十名村民正在农技员的指导下栽种果树新品种,还有一些村民正在搭建用来储藏水果的通风库,我们似乎已经看到柑橘挂满山头,闻到空中飘满柑橘的清香。

  陈天发告诉我们,这次县农业局举办的新型农民职业培训让他受益匪浅,他不仅学到了怎么选种、怎么灌溉、怎么预防病虫害等柑橘栽培技术,还学到了农场管理的先进经验,虽然农场现在还处在投入阶段,但他对自己更有信心,对未来更充满希望。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