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彩田园到五彩玉林——广西玉林市书写“田园综合体”优秀答卷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9-29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宏观政策决策,源自各地基层的创新实践;田园综合体的提出,顺应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趋向。

2014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加快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决策。作为农业大市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玉林市,从那时起,开始规划建设一个大园子,探索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相融合的新园区建设模式。园区位于玉东新区与北流市交界处的相对欠发达乡村,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涉及4个县(市、区)交界处的27个行政村、8万多人口。

这个大园子叫做五彩田园,设计者们将其解读为现代特色农业出彩、新型城镇化出彩、农村综合改革出彩、农村生态环境出彩、农民幸福生活出彩。

经过3年多时间的倾力打造,有边界、无围墙的五彩田园,立足于乡野自然景观,融入现代发展要素,实现了乡与城、农与工、传统与现代、生产与生活的结合融合,兑现了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成为当地农民的五彩家园、投资者的创业佳园、外来客的观光乐园。可以说,玉林市交出了田园综合体的优秀答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指出,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广西乡村建设和现代特色农业,要走出一条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转型绿色崛起之路。五彩田园因地才、就地利、聚人和,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不离乡土发展绿色特色农业,正是美丽广西建设的成功实践。

岭南美玉,胜景如林,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宜农宜林的土壤,四季常青、百花争艳的绿色底板,加上勤劳的玉林人对耕地及秀美山川的精耕细作,使得玉林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也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桂圆之乡三黄鸡之乡沙田柚原产地和中国南方药都。

2016年,玉林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3.6亿元,居全区第三位;用占广西5%的国土面积,生产了12%的粮食,贡献了10%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土地流转率55%,广西最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90元,排全区第一。

自治区党委常委、玉林市委书记莫恭明提出,资源与市情,决定了玉林市要选择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的特色发展路径,从而打响五彩玉林、田园都市品牌。五彩田园从山水田林路、一二三产、生产生活生态、创意科技人文等多个维度规划建设,丰富着从五彩田园到五彩玉林的战略构想。

五彩田园是安居乐业之所、共富共享之地,农民是主人,农业是主业,乡村是主体

夏秋之交,记者驱车驶入五彩田园,身旁闪过水稻田、荷花池、垂钓园、绿菜园、花果山一幅诗意栖居的乡村画卷,岭南山水绚丽舒展。

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兼具底蕴深厚的文化符号:宋末古刹宝相寺、中国南方第一关天门关、西汉古城马援营遗址、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明代古运河。而六个神秘的大脚印,穿镜山的湖光山色,则展示着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

不经意的讲究,低调的奢华。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党委常委、区政府原常务副主席唐仁健,曾经如此评价五彩田园的美。原有村落的肌理文脉没有被破坏,乡村的骨架、农耕文明的灵魂还在,在此基础上,广西续写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的新篇章。

在5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与拓展区内,已建成农业种植科技示范园、农产品深加工园、农产品物流园、休闲农业观光园、辐射带动园等5个园区,成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标杆。更有隆平高科杂交稻示范基地、岭南农耕文化博览馆、荷之园、石斛龙园、南药园、中华鳖养殖示范基地、东盟土货电商集市、树棉基地、台湾农业园等几十个特色产业园,形成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的格局。

五彩大田园-综合园区-特色产业园,动静相宜、新旧结合的板块化和组团式布局,形成园中有园、内涵丰富、产业聚集、功能齐全的有机田园综合体。

隆平高科杂交稻示范基地占地600亩,包括种植区、育秧区与展示馆等,还承担援外培训中心与培训本地新型职业农民的功能。玉林市农科院院长古彪告诉记者:田园里最平整肥沃的土地用来种植水稻,相对少见,说明主产业没有被忽视,饭碗没有丢掉,一定要负责任地让它发挥好示范推广作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玉林曾经掀起过水稻高秆变矮秆革命,包选2号统治了华南稻作区20年,总推广面积达5亿亩。现在隆平高科的Y两优2号,特别适应玉林的田土,创下亩产900公斤的奇迹。玉林也是广西第一个、全国第二个实现吨粮田的地级市。

山脚下,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展示馆,为国内主体面积最大的农业嘉年华项目。依次进入瓜彩世界、农艺高科、神农草堂、玉蔬林风、蚕织天下、大漠风情、秘境寻踪、梦幻花海八大主题鲜活展馆,穿行展馆外围由花卉、翠竹与甘蔗护卫的大糖胜世走廊,观赏荷兰大风车、法国埃菲尔铁塔形状的智慧喷灌系统,每一馆、每一步,都令人流连忘返。

千万不要把这些展馆的名称当作噱头,集现代农业趣味性、知识性、科技性、参与性、创新性为一体的设计,高科技组合的现代农艺展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展示区的苗种与产品可以用来出售,自身具有一定的循环经营效益;旅游收入更高,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上万人。

玉林市副市长邓长球认为,在田园综合体内,农民是主人,农业是主业,乡村是主体。五彩田园不仅留住了乡土美景,也留住了本土农民;不仅升华了美丽乡村,而且大大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

40岁的邓森是茂林镇鹿塘村人,前些年在广东打工挣些辛苦钱。如今回到家乡,在五彩田园投资有限公司做项目联络工作,月收入3000多元。他说:就在家门口上班,参与建设自己的美丽乡村,心里感觉踏实。

2100多亩耕地、2500口人的鹿塘村,2014年成立了玉林市第一家土地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入股、托管、合作或租用等方式,将95%的耕地流转经营,彻底融入园区建设,大部分居民在社区内就业,2016年人均收入接近两万元。

五彩田园以特色农业为切入点,以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突出五彩田园产业、人居、生态、旅游复合功能。每一个项目既是产业经营项目,也是旅游景点,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园内共有农家乐126家,农家旅店58家。2016年,共接待游客730多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26亿元。

自2015年1月运营以来,五彩田园先后获得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农业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百佳田园生活小镇等称号,2016年实现总产值200多亿元。共吸纳5000多名当地农民就业,辐射带动7300多名外来人员参与旅游接待、交通运输、餐饮等服务产业,人均工资每月达2300元。核心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大大高于玉林市和广西平均收入水平。

温馨乐土,闲听鸟语蛙鸣;美好田园,细数落花流溪。夜晚,记者行走在并不算宽敞的园区道路上,月光仿佛把人带回孩童时代的纯静乡村,脚下又分明是一片大、活、美、富的热土。

五彩田园是怎样炼成的?靠有形的手扶上马,靠无形的手策马奔腾

2014年8月,五彩田园第一个核心项目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展示馆奠基,投资方为中国农业大学富通园艺有限公司、玉东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俨然一个高大上项目,政府与企业联手、资金与科技融合的套路,初现端倪。

第一个项目落地的时候,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大干快上。

玉林市委副书记李常官介绍说,在相邻区县之间的这块土地,本来还是相对荒凉,山多路远,采石场污染较重,跟今天的五彩田园简直是两个样。园区建设前,为了打通五彩田园到北流市的道路,李常官带几个人去摸情况,不到10公里的距离走了5个小时,中午在一位村支书家煮面条吃。

修路架桥,整治环境,强化基础设施,钱从哪里来?

玉林市委、市政府整合发改、农业、国土、环保、水利、林业、旅发等部门项目,从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综合改革等专项资金中,列出一定比例用于设立五彩田园建设专项基金,集中财力捆绑使用。3年多时间,共整合了109项、9.58亿元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园区,涉及乡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乡村风貌改造等方方面面。

建园以来,逐步对园区内影响生态环境的红砖厂、水泥厂、采石场等32家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改,并实施矿山整治复绿工程;完成了核心区10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的绿化美化;建设了7个污水处理项目,生活污水处理率可达80%,生产污水处理率达100%;建成了30公里的园区主干道、30多公里绿道、70公里供水管网,电力、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

政府财力毕竟有限,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问题,需要寻找资金的源头活水,需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产业支撑,多元投入,多方受益这样一套投入机制发挥作用。

多元投入重点有两招:一是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撬动各类经营主体及社会资金流向园区。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投入。加强银政企合作,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为入园企业争取银行贷款。以玉林交通旅游投资集团作为投融资主体,与银行合作成立发展基金等形式,融资达18亿元。

截至目前,园区已经落地建设一二三产项目86个,进驻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6个,市场主体投资总额达105多亿元,引进推广农业高新技术56项。

五彩田园灵活的奖励、补助机制还触动了回乡投资的热潮。坐落在园区中心的石斛龙园,由广西健宝石斛有限公司租下园内一处将近废弃的龙眼园投资建成。土地租金900元一亩,政府给补贴一半,还给园区门口开了路。谈起政府对企业的支持,董事长何忠海相当感激。

石斛龙园占地1200亩,以山地和原有生态林为依托,从事龙眼林下种植石斛立体复合生产,更有意思的是,园艺师运用独特的工艺让石斛苗寄生在龙眼树上,每一棵龙眼树的枝干上都长满了石斛。这个园区年产铁皮石斛20万公斤,龙眼产量可达50万公斤,石斛叶茶、石斛酒、石斛粉等加工品初具规模,年产值超亿元。

玉林市农委主任陈运桥认为,五彩田园能够做到不搞大拆大建,立足现有的资源禀赋进行升级改造;能够从统筹城乡发展入手,就地推进城镇化;关键还在于选择了一步先手棋,那就是进行土地确权。对包括土地、农房、山林、荒地、水域等在内的六权进行确权颁证,让资源变成了资产,放大了农民的财产权及资产性收益。

现在,五彩田园核心区、拓展区11个村的六权确权登记颁证已全部完成。确权后,再采取政府收储、二次流转的模式,破解土地流转难题,从分散耕作到规模经营,土地从农户手中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核心区92%的水田、95%的坡地已经流转,流转面积两万多亩。

市政府安排2000亩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设施建设。对入园企业租用土地实行三免两减优惠政策。

突破镇村原有土地归属的局限之后,天宽地阔。入园企业流转使用土地,不再受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保底+分红土地流转租金+返聘务工等多种模式,使农民实现了土地流转金、薪金、股金、房屋租金、养老保险金五金收入。开展跨村、跨组的合作农场试点,支持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房屋使用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创新以保价收购、利润分成、二次分红等多重分配方式,让更多农民受益。

五彩田园建园之初,侧重于统一管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指挥长的建设管理项目指挥部,统筹、协调、决策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原则性重大事项和问题。成立了五彩田园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或牵头协调属地政府落实园区相关的各项公共事务、社会事务;明确了由玉林市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开发、建设、经营及管理,构建了一个中心抓管理,一个公司抓运营的工作格局。

李常官说,靠有形的手扶上马,理顺关系,构建机制;靠无形的手策马奔腾。政府逐步退出来、交给企业管理运行,玉林市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今后将是管理运营的主角。

每一个田园综合体,都是一个乡村有机体,五彩田园可复制、可推广,共创共建才能美玉成林

园区是固定的,产业却是流动的。五彩田园不仅仅是一个样板、模式,其创新理念与辐射力,成为带动周边区县发展的助力器。

五彩田园北端,蜿蜒流淌的会仙河,连接着玉东新区与北流市。在北流东郊六行村境内,荔乡缘荔枝产业(核心)示范区里,一团团、一簇簇茂密的荔枝树,宣告着刚丰收后的喜悦。示范区核心区3700亩,拓展区8000亩,辐射区1.2万亩,是鸡嘴荔的主要产区。北流市副市长高巍介绍说:这一片山山岭岭,涵盖了6个行政村,以做强荔枝产业为推手,正着重打造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及休闲旅游综合体。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北流市作为荔枝之乡、百香果之乡,以基地园区、加工企业双轮驱动,助推53万亩荔枝提档增效。广西宏邦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每小时可加工7万多罐食品饮料,去年实现产值8亿元。

玉林市所辖7个县(市、区),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生态化、田园化的六化要求,围绕各自优势产业和乡村地域特色,向五彩田园看齐,着力提升示范区档次。其中容县沙田柚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流市会仙河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福绵区凤鸣八桂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区、陆川绿丰橘红产业(核心)示范区、兴业县凤鸣雅江生态种养(核心)示范区等,都已颇具规模。

目前,玉林已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区6个、市级示范区8个、县级示范区11个、乡级示范区11个,初步形成了五彩田园龙头引领、市级示范区示范带动、县乡级示范区补充支撑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格局。

兴业县凤鸣雅江生态种养(核心)示范区,总面积达4万亩,涵盖9个行政村。示范区以三黄鸡养殖为主,聚集了春茂集团等4家省级龙头企业,打造了桂皇全上品等农业知名品牌,建成了玉林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还在粉蕉的引种、矮化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2016年园区总产值达50多亿元,已形成生态养殖、绿色果蔬、休闲农业、食品加工等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兴业县副县长罗昶笑称:五彩田园排第一,我们打算先争第二。

说到玉林的地标性农产品,不得不提到容县的沙田柚。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当记者走进容县自良镇的沙田柚产业园区,看到漫山遍野的柚子树,巴掌大的沙田柚个个饱满地挂在树头,努力吸收着阳光等待成熟。

把柚子翻过来,看看底部有没有什么特别?玉林市农委总农艺师梁文立提示。原来在柚子底儿,有一圈凹进去的印记。这是沙田柚天然的防伪标记,当地老百姓叫它金钱印,有这个印记才是真正的沙田柚。梁文立说。记者接连验证几个柚子,果然各个都有金钱印,手上沾着的柚子香也久久不散。

容县种植沙田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16年全县沙田柚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超12亿元。容县副县长刘城亮说,容县农业真正抓住了绿色、特色两彩,就能够使乡村田园、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多姿多彩。

陆川县副县长吴祖强认为,陆川橘红的名气,不亚于容县沙田柚。

陆川绿丰橘红产业(核心)示范区核心区面积3430亩,位于马坡镇新山村的几面山上,带动辐射面积3万多亩。

园区内成立陆川县绿丰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将贫困户聚集到园区产业链上,长期为村民提供200个左右就业岗位,月平均工资达2800元。另外接收小额扶贫信贷,将信贷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每户可获得3000-4000元的固定分红。

2014年回乡创业的老板刘宁豪言要建立全区最大的橘红种植基地,打造全区最大的橘红加工集散基地,现已开发橘红酒、橘红饮料、橘红含片、橘红膏、橘红茶等系列产品。同时积极拓展橘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农耕体验、餐饮文化等第三产业,规划打造春夏有花、四季有果的橘红风情小镇。

不远的将来,陆川橘红向人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复兴,还是共富共享的田园综合体。

把玉林市建成一个大田园,实现从五彩田园到五彩玉林的战略构想,需要持之以恒的创新实践

短短几年工夫,五彩田园不可能大功告成,仍在持续规划、建设、完善之中。田园综合体既是创新实践,更是未来蓝图。

新图纸上描画的内容,包括重点打造本草健康小镇、荷塘五彩小镇、种业小镇、云良运动小镇、矿山小镇等5个特色小镇;每个小镇2-5平方公里,可容纳3万-5万人安居就业。要在原有5个园的基础上,完善户外拓展培训体验片区、民俗文化体验区、露营森林探险体验区、休闲农业区、生态湿地区、乡村田园区等6个片区。

玉林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推广复制五彩田园的模式,在玉林城区周边布局建设五园,即五彩花园、五彩果园、五彩菜园、五彩稻园、五彩药园。以五彩田园为中心,沿玉林市区、北流市、容县,构建绿色田园风景、生态景观带。

1.28万平方公里的全域辐射区,更像一张立体交织的五彩画卷,正在玉林大地徐徐展开。

特色小镇+自然村落+产业园区+田园风情,从试点先行、到以点带面,一个又一个新的田园综合体雏形,正在五彩田园周边复制+粘贴,从传统农业大市到现代农业强市的转变,玉林找到了新路。

玉林市市长苏海棠,自称出身文字匠。他激情描述英国作家霍华德《明日的田园都市》一书中的段落:一座城市就像一棵花、一株草或一个动物,它应该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保持统一、和谐、完整。而且发展的结果决不应该损害统一,而要使之更完整;决不应该损害和谐,而要使之更协调。

苏海棠告诉记者,玉林市正在统筹实施大交通、大城市、大田园、大产业、大商贸五大战略。而归结到根本上,向五彩玉林、田园都市的建设目标持续加力,把玉林市建成一个大田园。

玉林市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南接北部湾,列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区位优越;崛起了玉柴机器、玉林制药、三环陶瓷、福绵服装、南方黑芝麻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经济基础扎实;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00多万海外华侨,经济活力涌动;兼有2000多年州郡史,历史古迹众多,文化血脉相传,古村落与新田园交相辉映。

原本多姿多彩的玉林,在新时期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升,并进而向城乡一体化、区域一盘棋推进。

玉林市农委经管站站长李文说:玉林种养业发达,名特优农产品数不胜数,我们总是农村改革的试点或示范区。过去的现代农业或新农村示范区,存在规模小、布局散、产业关联性差、内生动力不强、辐射带动力弱等问题。

以五彩田园为样板示范,玉林市抓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合理布局和建设园区,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提升产业集聚集群集成水平;同时把园区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战场、主阵地,力争打造一批百亿元、千亿元园区。

全市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块土地资源,许多还在沉睡之中。还要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机制,通过深入推进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产权制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综合利用。

建设五彩玉林大田园,实际上是在区域横向拓展与产业纵深延展,一横一纵全面铺开。

以中药产业为例,玉林市发挥南方药都品牌效应,优化中药材产业链,中国南药园、玉林健康产业园、玉林制药、玉林中药港等为主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药材产业体系。

五彩田园内的中国南药园,以南药种植、科研、加工为主,占地1.5万亩,并与中药材物流园、中医药健康产业园,成为拉动玉林中医药产业的强力引擎,辐射带动全市种植中药材100万亩。创立于1956年中华老字号企业广西玉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中成药和天然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业,是中国中药制药50强企业和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规划中的南药科普园,以中国南药植物的种植、展示和南药种源保护为特色,规划收集、保存3000种南药种质资源,并辅以科普交流、南药养生、中医药文化传播、休闲旅游等功能。项目用地面积约1300余亩,总投资5亿元。

成百上千个五彩田园,组合成五彩玉林,不是沙盘拼图那么简单,需要十年几十年、一代人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玉林,加油!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