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薯都”甘肃定西:“温饱薯”跃居农村主导产业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9-29

曾经的救命薯、温饱薯,现在正承担着脱贫薯、致富薯的重大使命。定西市副市长陈学俭说,定西市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422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

28日,2017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兰州举行,陈学俭如是表示。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素称苦瘠甲天下。已有200多年马铃薯种植历史的定西,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

甘肃省农牧厅总经济师梁仲科说,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年降雨量不足350mm,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耕地养分富钾、昼夜温差大,生产的马铃薯不仅薯块大、薯型整齐、口感好、耐贮运,而且淀粉含量较全国高1-2个百分点。

1996年以来,定西充分利用马铃薯品质优势,实施洋芋工程,2008年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薯都,种植面积由100万亩发展到300多万亩,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二,总产量由不足10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功能效用由解决温饱跃居为支撑经济转型跨越的优势主导产业。

梁仲科说,依托地域自然优势,甘肃先后培育出陇署、甘农薯、天薯、武薯等40多个新品种,现已形成茎尖脱毒苗培育--温室繁殖原原种--网室扩繁原种--大田扩繁一、二级良种的马铃薯种薯五级扩繁体系。全省年产原原种9亿粒以上,原种12万吨。

2017年,定西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亚太地区首家工作站在定西渭源县挂牌成立,目前,全市种薯企业已达32家。2017年建立原种扩繁基地6.01万亩,一、二级种扩繁基地150.4万亩。

目前,定西生产的脱毒种薯已在市域内实现全覆盖,并销往全省及内蒙、贵州、河北、安徽等10多个省区,部分原原种还出口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陈学俭说,今天的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形成了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建立、精深加工能力明显提升、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健全、循环园区建设起步良好、马铃薯科研与技术创新工作得到加强、地域品牌优势逐步显现六大发展优势。

据陈学俭介绍,由国家农业部指导,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农牧厅、定西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将于10月12日13日在定西市安定区举办,大会包括高端论坛、产品体验、文化活动三项内容,是一次提升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整体水平的高规格盛会。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