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石峪村:重走愚公路激发创业情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2-26

  许贵元

  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中,河北省遵化市近日组织中青年干部,来到素有“当代愚公”之称的沙石峪村,开展“重走愚公路、激发创业情”的红色之旅实践活动,让大家深切感悟“当代愚公”那种战天斗地的艰苦创业精神和改天换地的坚强斗志,激励大家争当“跨入新时代、开创新局面、建设新遵化、重返百强县”的开路先锋。

  沙石峪村是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在上世纪60年代,沙石峪村农民在党支部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劈山引水、取土造田,硬是凭着他们的两只铁脚板、一双铁手掌、一副铁肩膀,创下了闻名中外的“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人间奇迹,被誉为“当代活愚公”和“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沙石峪人继续弘扬前辈优良传统和钢铁作风,兴村富民屡创佳绩。如今的沙石峪,已经变成绿荫笼罩、瓜果飘香、山清水秀的文明“生态村”和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沙石峪是新时期当之无愧的“政治课堂”,是基层最前沿的“一线党校”,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最佳选择的“生动基地”。在沙石峪开展“重走愚公路、激发创业情”,是遵化市在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具体实践行动。

  11月10日,60多名中青年干部携带着扁担、箩筐、铁锹、钢镐,集体来到沙石峪,沿着当年五公里长的“愚公路”,山下挖土、取土,上山造田。力气大的男同志,每人一副扁担,挑起装满沃土的筐子、篓子、簸箕,一直腰就走,女同志一般是“二人抬”。大家相互鼓励加油,汗珠和着脸上的笑容。长长的取土队伍,在“愚公路”上成了一道风景线。看着这熟悉的情景,一同参加劳动的沙石峪村民称赞说:“你们给村里带来了人气、活力,我们会加倍铆劲,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把美丽乡村建设得更好!”

责任编辑:燕玉海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