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种地的“城里人”变扎根农村30年的致富“领头雁”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2-26

  12月26日讯 今年58岁的杜瑞华曾是“城里人”,1987年她辞去工作,和丈夫回到了隆化县汤头沟镇小偏坡营村。30年来,杜瑞华从一个不会种地的“城里人”,变成了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1988年7月,有文化、脑子活的杜瑞华,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29年。要想富,先修路。一上任,她就盯上了出村的那条3.8公里土路。政府拨款4.4万元,还差5万元,杜瑞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四处“化缘”,保证了工程顺利完工。这条路也成了汤头沟镇第一条村村通公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02年夏天,村小学教室墙体裂缝,被评定为危房。杜瑞华心急如焚,村里没有一分钱,想建学校谈何容易?为了孩子们,她四处求援,找资金、忙审批,终于建成了有22间校舍的新学校。建广场、建公厕、绿化村庄、坡改梯……截至目前,小偏坡营村的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达1818万元,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偏坡营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为了摆脱落后面貌,杜瑞华和乡亲们结合本村实际,规划了养殖小区、果园种植区、小杂粮种植区、食用菌种植区等。经过几年的努力,小偏坡营村已经发展果园200亩、枸杞300亩、食用菌100亩、小杂粮1000多亩、栽植油松100亩。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