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电商+农业”“串起”农业发展产业链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9-25

  电商+农业模式,如今不是什么新鲜事。农村电商要办得好,如果没有资金支持,是十分困难的。如果有了当地政府的全面支持,农村电商也就容易了许多。

辽宁丹东:“电商+农业”“串起”农业发展产业链

  今年31岁的王喜元,是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石岱村农村淘宝店的店主。自5月21日正式投入运营以来,这家农村淘宝店成功交易订单1000余笔,交易额近9万元。区里给汤池镇4家农村淘宝店,一共提供了13万元启动资金,统一门面标识、统一装修布局、统一配置电脑电视等设施。有了政府支持,抓住电商市场红利,我有信心把事业干好。王喜元说。

  目前,丹东市的多家农场,成为集观光旅游、农耕体验、餐饮娱乐、绿色果蔬种植等于一体的知名电商+品牌。草莓、蔬菜、蓝莓等特色农产品,从订单销售农超直销到网上销售网上认领方向发展,串起了电商+农业+旅游+养老养生的产业链条。

辽宁丹东:“电商+农业”“串起”农业发展产业链
图:丹东电商服务站

  发展农村电商,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区围绕人才强区和人才强农战略,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市场化理念谋划电商农业发展,紧紧抓住党管人才的优势,将人才工作纳入组织管理体系,立足政府推动、典型带动、科技拉动,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了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同频共振,为农民架起增收致富的新桥梁。

  政府推动。振兴区在推动工业、服务业发展同时,不忘服务三农,高度重视辖区惟一乡镇汤池镇的特色农业发展。2011年以来,多渠道争取国家惠农资金,为河深沟村、石岱村、金崮村等9个村建设高标准暖棚提供资金扶持。截至目前,汤池镇已发展设施农业5000多亩,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大棚达到近千个。区、镇两级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民发展设施农业修建田间作业道、修砌水渠,极大提升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典型带动。振兴区委、区政府坚持人才引领战略,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特色农业向电商和休闲农业方向发展,做强了禽畜养殖、果蔬种植等一批电商农业基地,打造了一批草莓、蓝莓等电商农产品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科技拉动。振兴区委组织部投入资金10余万元,在汤池镇萌芽村建成全区首个高标准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基地,配齐投影仪、音响等电教设备,同时下设萌芽村板栗等7个分示范点,为电商人才培养提供现场指导。基地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制定政策激励、依靠典型引路、引导创新创业等途径,建成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示范的农村电商实用人才队伍,让有能力、接地气的电商人才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为互联网+农业发展注入智力支持。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举措,丹东市振兴区的农村电商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农业产业升级也指日可待。其实,像丹东市振兴区重视的汤池镇的特色农业发展一样,有了农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农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第一农经整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