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做好秋冬季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建议和意见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1-10
近日,邵武市气温骤降,秋冬季节受气候因素影响,畜禽疫病防控难度加大,畜禽抗病力下降,极易引发动物疫病。要全面强化畜禽养殖、屠宰、交易、运输等环节动物防疫措施,确保秋冬季节畜禽健康和养殖生产安全。

  一、强化构筑有效免疫屏障。养殖场户要严格做好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统筹做好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病、猪支原体病、猪伪狂犬病、鸡新城疫、鸭病毒性肝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羊三联等其它病种的常规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构筑有效免疫屏障。要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对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的畜禽群体,及时加强免疫,确保畜禽始终处于免疫保护状态。

  二、强化临床巡查和疫情报告制度。坚持临床巡查监测养殖人员要加强畜禽健康状况巡查,重点关注畜禽饮食、排便、体温、行为状态等,定期开展病原学检测,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病症状以及畜禽异常死亡的,要立即报告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采集样品送检,并做好隔离、消毒等应急处置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三、强化重点疫病防控。

  (一)非洲猪瘟 猪场应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严把进场关,严格控制人、车、物、猪在场内流动。加强临床巡查,发现猪只出现嗜睡、轻触不起、采食量减少,发热、皮肤发红、关节肿胀/坏死、咳喘、腹式呼吸、育肥猪死淘率增高、母猪流产或出现死胎/木乃伊胎等异常情况时,应第一时间采样检测。日常监测要以核酸和抗体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核酸检测可同时采集口鼻拭子和血液混样检测,增加检出率。环境检测应重点采集料槽、粪沟、栏杆、风机、水帘、漏粪地板、饮水器等部位的样品。一旦发现疫情,立即按程序报告,严格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第五版)》处置。

  (二)口蹄疫 口蹄疫易感动物种类多,感染途径广,感染动物在潜伏期就可排毒,疫情传播风险大。疫苗免疫是口蹄疫防控的有效手段。规模场要根据动物生长周期、母源抗体、疫苗效力、免疫持续期、疫病流行状况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疫苗免疫后,要及时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牛羊免疫后21天、猪免疫后28天采样进行抗体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补免或调整免疫程序。口蹄疫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免疫密度应达到100%。规模化养殖场免疫抗体合格率应达到80%以上。对散养牲畜在秋季开展集中免疫,并及时对免疫不合格和新补栏牲畜进行补免。

  (三)高致病性禽流感 秋冬季节随着候鸟主要迁徙,存在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风险。要强化水禽和家禽的免疫,及时监测抗体水平,随时进行补免,构建免疫屏障。对河网密布地区家禽进行重点监测,监视候鸟异常发病和死亡情况。散养户避免猪、鸡及水禽混养,规模场采取防鸟措施,阻断家禽与候鸟接触,家养水禽避免到候鸟栖息地等开放水面放养,严防候鸟进入。加强对候鸟栖息地周边区域的消毒,对候鸟的排泄物统一处理,必要时可采取隔离防范措施。

  (四)牛结节性皮肤病 加强临床监测排查,提高冬季动物舍内灭虫、消毒频次,切断疫病传播途径。一旦发现病牛浅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肩前淋巴结肿大,奶牛产奶量下降,精神消沉,不愿活动,眼结膜炎,流鼻涕,流涎,头、颈、肩部、乳房、外阴、阴囊等部位形成皮肤结节,要立即向所在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严格按照《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处置。

  (五)布鲁氏菌病 福建省是布病防控二类区,严禁从一类区调入牛羊饲养。养殖场户要提升防范意识,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社会氛围。牛羊屠宰户对调入牛羊屠宰需调入检疫合格的牛羊,严禁调入未经检疫的牛羊,或者检疫票与耳标不符的牛羊进行屠宰。

  (六)小反刍兽疫 秋冬季节是羊肉消费高峰期,活羊调运频繁,小反刍兽疫疫情发生风险增大。要加强日常监测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疫情隐患。要强化活羊调运监管,严禁由疫区调入活羊或羊肉产品。对用于屠宰的羊,经产地检疫合格后,直接运达目的地屠宰场屠宰,避免中途卸载或继续饲养。

  (七)仔猪腹泻 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是仔猪腹泻的多发期。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等引起的腹泻,可对母猪进行免疫,使仔猪获得母源抗体。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腹泻,可选择敏感药物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要把好产前预防关、产后护理关和仔猪断奶关。产前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换干净垫草。新生仔猪要注意防寒保暖,把好初乳关,增强仔猪的抵抗力。仔猪断奶前要提早补料,逐渐增加饲料的饲喂量,断奶后不宜突然更换饲料,要限制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饲料的饲喂,增加日粮中纤维素的含量。对于发病仔猪应立即隔离到清洁干燥、温暖的猪舍中,加强护理,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物,并实行对症治疗。

  四、加强畜禽饲养管理。

  养殖场(户)要注意畜禽防寒保暖,保证畜禽舍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维持舍内适宜的温湿度,防止温湿度骤变。需使用垫草(垫料)的棚舍,要勤换垫草(垫料),勤清理粪污,避免病原滋生。饲料、饮水中应加入适量维生素、电解质等营养物质。在制定药物预防方案时,要防止添加药物种类过多、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及过分依赖药物预防等问题。

  五、持续做好消毒灭源工作。

  养殖、屠宰场所要坚持定期消毒,屠宰车间及生产线要坚持宰前宰后彻底清洗消毒,运载畜禽车辆装载前和卸载后随时清洗、彻底消毒,防止病原污染和扩散。环境及用具清洗应选用去油渍等有机物质性能好的清洗剂,消毒药品应选用低温环境下消毒效果好的消毒剂,使用温水稀释配制消毒液,适当增加消毒液浓度和消毒频率。舍(车间)内墙壁也可用白灰粉刷,金属用具也可用火焰消毒,舍外冬季消毒可使用加入了防冻剂的消毒液,或撒布新鲜生石灰,确保消毒剂撒布(喷洒)均匀,避免出现消毒空白点。

  六、继续强化生物安全防控。

  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场所要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防疫制度,定期检查生物安全措施,检修防疫屏障设施,严格人员管理,规范作业行为,严禁场内外人员、车辆等交叉流动,严把入场人员、车辆、物品等清洗消毒关,注意防鸟灭鼠驱蚊蝇措施。要保持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确保安全处理病死动物及其污染物。畜禽尸体要用密封袋和专用车辆运输。相关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感染,避免病原在人和动物间散播。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ztzl/fzzwfk/gzdt/202111/t20211109_577024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