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为什么会扎嘴?这里有真相!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5-16

不少人都有过吃菠萝的“痛苦”体验,果肉入口瞬间,嘴巴像被无数细针猛扎,甚至出现肿胀出血。这种“甜蜜的负担”,其实是菠萝里两种成分在搞鬼。今天,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来给大家讲讲。

菠萝为什么会扎嘴?这里有真相!

罪魁祸首之一是针状草酸钙结晶。这些肉眼难辨的微小晶体,恰似尖锐的针,一旦与口腔黏膜接触,刺痛感便席卷而来。另一个“帮凶”则是菠萝蛋白酶。这种酶和嫩肉粉里的木瓜蛋白酶类似,能分解肉类纤维让肉质变嫩,但在口腔中,它会无情地破坏牙龈和黏膜组织,加重不适感。而且,部分人吃完菠萝后出现腹痛、呕吐、全身发痒等过敏症状,同样是菠萝蛋白酶引发的“不良反应”。不过,并非所有菠萝都会扎嘴,这与果肉中菠萝蛋白酶的活性高低密切相关。

想要安心享用菠萝,关键在于让菠萝蛋白酶失活、草酸钙结晶溶解。菠萝蛋白酶在40°C左右活性最强,因此用热水浸泡、烤制,或烹饪入菜都是不错的办法。民间常用的盐水浸泡法也有科学依据,研究显示7%的氯化钠溶液浸泡效果最佳,但考虑到高盐对血压的影响,日常浸泡时需控制好盐量。

掌握这些小窍门,就能轻松化解菠萝的“锋芒”,安心享受这口香甜多汁的美味。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三农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