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同步应用水稻机收减损与秸秆还田综合技术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1-10
《西游记》里的人参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落在地上就钻进去了,找寻不到了。

  稻子熟了,稻穗颗粒掉落田地也很难寻得踪影;但收割后田里留下的秸秆不能像“红孩儿”那样,一把火就地烧完,要用环保方式还田。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为有效解决当前机收减损和秸秆还田这两个热点难点问题,11月3日,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在台山市广海镇举办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示范推广暨机收减损技能测试活动,各市(区)农机推广部门负责人、技术骨干,农机大户、水稻种植大户、合作社及相关农机企业代表等近50人参加了活动。

  

  图片

  

为营造机收减损测试及各农机手技能比拼的良好氛围,主办方和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台山市农业农村局、台山市农机协会等部门单位协同将50亩示范田块内划分为10个面积相等的区域,分别由10名机手自带配套秸秆还田设备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各就各位开展收割、秸秆粉碎等作业。各机手熟练操作收割机来回奔走“秀技术”,技术人员现场对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组织对机收减损情况进行测定。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秸秆还田机主、机收减损机手和有关机具企业代表还向大家分享了技术、经验和参会感受。“为能参加这次活动,我专门花了一万多元,买了三台秸秆还田粉碎机,加装在收割机上,一次收割作业又解决秸秆处理问题,响应了国家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的号召,值!”台山市水稻种植大户冯承志有感而发。

  

  图片

  

根据现场测定,秸秆粉碎长度3-5公分水稻秸秆还田的量每亩在300斤,稻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现时的机收损失水平大概是收割100粒稻谷,会有3粒掉到田里,如果能把这3粒落地中的1粒收回来,江门市约278万亩的粮食就会年增收近万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实用技术难题,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同时要增强节粮减损意识,颗粒归仓又环保。”江门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林立业在活动现场强调。

  

  图片

  

这次活动,现场演示了秸秆还田、机收减损的农机设备及技术,开展了秸秆还田、机收减损的知识宣传、效果宣传和典型宣传,增强了农机手环保综合利用秸秆及减少粮食机械化收获损失意识,提出了做好秸秆还田、机收减损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农机按标按规作业和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展现了保障粮食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农机”作为与力量。

  

  图片

  图片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xfzqy/content/post_36266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