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监测预警 依法组织防控 防灾减损保供——广西草地贪夜蛾三年监测防控纪实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2-07

  

  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侵入广西以来,已成为广西各地普遍发生的重大农业害虫之一,其主要对玉米生产造成危害,甘蔗、高粱、水稻和竹芋等作物也有少量或零星发生。截至目前,全区三年来累计发生面积633万亩。

  草地贪夜蛾虫害发生以来,全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主动担当作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积极行动部署、组织技术力量、发动农民群众,全面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防控成效,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维护了社会民心稳定。

  

  2021年9月23日,南宁举办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技术培训班,专题培训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和监控技术

  

  部门积极推动,责任落实到位

  针对草地贪夜蛾具备迁飞暴发为害的特性,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自治区政府专门召开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专题会议,相关领导多次作出针对性批示,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务必精心组织部署,坚决做好害虫监测防控。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迅速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草地贪夜蛾防控指挥部,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全区监测防控工作,组成全区防控专家工作组,每年制定全区草地贪夜蛾监控实施方案,适期召开全区专题防控工作视频会,全面部署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并适时成立防控督导工作组分赴各地开展调研和防控指导工作,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各级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按照自治区部署要求,及时履行行政职能,主动应对,果断施策,属地防控责任落实到位,有效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

  科学监测预警,实时掌握虫情

  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阻击战,首先要掌握准确的害虫发生动态情报。三年来,在农业农村部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自治区农业植保部门不断推进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和自治区重大病虫观测场建设,提升重大病虫科学监测预警水平。

  自治区植保站在监测工作中,总结出三点工作经验:一是监测调查要早。鉴于草地贪夜蛾已在广西周年繁殖发生,早春见虫早,田间为害早,因此要求各地全年开展草地贪夜蛾的监测调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二是监测步调要一致。各地要做好系统调查工作,实时掌握虫情动态,步调一致开展监测,防止漏查漏报,从而利于在大区域范围内开展联防联控。三是监测体系要完善。当前广西采取多种理化诱测技术,按照国家“三区四带”布防要求,在广西13个边境县上布控5套昆虫雷达侦诱设备,在全区85个专业测报站布设性诱监测点3000个,配备10万套性诱捕器、174套高空灯和100多台虫情测报灯,构建了草地贪夜蛾虫情监测体系,及时发布全国信息周报133期、情报800多期,指导全区科学防控。

  

  农作物重大病虫观测场

  

  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科学防控

  全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从法律层面上提高思想认识,科学部署,精心组织,依法行政,推进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生物安全法和防治条例的实行。

  面对草地贪夜蛾在广西发生为害的现状,全区农业植保部门坚持“治早、治小、治了”原则,适期研讨监控技术,分析各季作物害虫发生形势,实行“重点扑杀迁入虫源,遏制本地增殖,减少迁出虫源”的技术路线,组织好全区的防控工作。首先,确定分区治理对策。在重点发生区推进全面扑杀、专业化统防统治,全面发动群众开展群查群防群控;在零星发生区广泛动员农民带药侦查、点杀点治、挑治兼治,减少虫源基数,有效开展防治工作。其次,广泛组织宣传培训。自治区植保站充分发挥全区技术职能部门作用,组织各级植保部门举办一系列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技术培训班,并编印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挂图,制作《草地贪夜蛾识别与防控》技术光碟,发放病虫情报等各类宣传资料,利用各种媒介向广大群众宣传科学防控安全用药技术。再次,依法检查督导。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及自治区植保站多层面、多批次组成工作指导组,分赴广西各地检查指导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切实依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竭力减少田间为害,遏制虫源迁出数量,发挥广西桥头堡作用,助力全国防控工作开展。

  据统计,全区各级农业植保部门三年来举办草地贪夜蛾专题监测防控技术培训班(课)600多场次,田间地头宣讲5000多次,发放病虫情报、防治挂图、各类图册、技术光碟等宣传资料共计85万份,培训农民24万人次。

  

  无人机飞防草地贪夜蛾

  齐心协力奋战,防控效果显著

  三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面对草地贪夜蛾虫害严峻形势,广西农业植保战线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的工作思路,齐心协力,奋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广西三年累计防治面积877万亩,防控处置率达138%,共挽回产量损失约30.7万吨。经监测防控,草地贪夜蛾三年实际损失率均低于2%,达到国家危害损失率8%以下的总体要求,确保了广西草地贪夜蛾虫情无大面积成灾,粮食未大规模减产,圆满完成了防灾减损保供的既定目标。

  (图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提供)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gxzb/xwdt_85087/t1089553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